与李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世界上有足够多的电影天才,在他们的导演处女作中展现着傲人的才华,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在处女作里,表现得如李安一般老到、沉着,如同看透世事的隐者。
当然,这里的老到并非指他的电影技巧。无论是从美术角度的画面构图或镜头语言的多样化来说,还是从叙事角度的剧本结构和人物刻画而言,当年的李安还远远没有日后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那般炉火纯青。但在这部影片里,导演的老到却是一种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气息,如同李安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的儒者形象。
影片的开头,长达十余分钟没有对白的缓慢剧情,将一个无法融入异国生活的老者的孤寂展现在观者面前。退休生活原本已经缺乏色彩,而离开故土来到大洋彼岸,更是让这种平淡加倍放大。语言的不畅和文化的隔阂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父亲与儿媳成为了最尴尬而最陌生的亲人。李安巧妙的用做饭时不同声音和画面组成的对比蒙太奇,菜刀切在砧板上的咚咚声和烤箱发出的叮叮声就像两人各自无法沟通的母语,将这个空间并不宏大的房间,隔绝成两个彼此无法交融的世界。即使他们坐在同一张餐桌前就餐,也不能让他们的距离拉近。
食物总是成为李安影片中极富象征意义的道具,特别是在他早期的作品“家庭三部曲”中,这一特点更加展露无遗。本片中中西文化的隔阂,最直接的用食物表现出来。老朱吃的是正宗中餐,而洋媳妇和孙子坚持西式饮食。留美电脑博士的儿子夹在父亲与妻儿之间,只得不停在筷子和刀叉之间转换,就像他口中不停切换着的汉语和英文。
本片着重表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隔阂和差异,这似乎也成为了李安日后游走于华语和好莱坞影坛之间的谶语。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老朱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美国儿媳则是典型的西方人。儿子还算中西合璧,到了孙子这一代,除开肤色和并不纯熟的语言,已经看不出太多中国人的影子。这本来是一个已经逐渐融入美国生活的半移民家庭,但老爷子的到来似乎给这种融合的过程开了倒车。
老朱懂功夫,闲暇时喜欢唱戏、下棋和书法。他身上的传统文化印记非常深刻,甚至有了些符号化的嫌疑。特别是他所身负的太极绝技。太极这种最富有东方哲理的运动形式经常被各种小说和影片拿来说事,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教导张无忌的那个桥段。而本片虽然也有老朱用太极功夫大战黑心老板及警察的情节,但更多的,却是强调的太极拳的一种对练方式——推手。与现代交际舞有些相似,推手是在两名练习者之间半推半就、欲拒还迎的勾连,倒是像极了中国一句古话——近则不逊,远则怨。其实整部影片,其骨子里最核心的内涵,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朱父子、老朱与儿媳、老朱与陈太太这几组人物关系各有各的微妙,却都在最远与最近之间游走,如同推手般的暧昧难定。而老朱与孙子、艾力克斯和妻子这两对次要人物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映照着现实中的某些社会问题,作为李安初出茅庐的第一部作品,就能将人物情感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不知道这是所谓天才的先天本领,还是李安在出道前的生活积累所带来的厚积薄发。
其实故事还隐约提到了很多东西,如同父子身上带着的浓郁的政治倾向,还有美国华人大杂烩的生存现状,但这些东西都被导演一笔带过,虽着墨不多,却仍然能让人从中看到导演的用心良苦。总之,以这样一部处女作登上国际影坛的李安实在是拥有了一个绚烂无比的开头,而获得了除戛纳外几乎所有大型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他,也将在今后的生涯里,继续着华语影坛至高的传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