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和奶奶窝在陕北的土窑洞,虽然已经上小学了,毛豆个头还是那么矮,但和同伴打起架来,一点不吃亏,该还手、该“下嘴”的时候毫不含糊,就为了争那么点炮仗。他爸爸外出打工好久没回来了,他根本买不起炮仗。苟仁是卖炮仗的,他其实什么都卖,大多是价廉质次的日用百货。开着个小货车,游走在各个偏僻的黄土高原旮旯和农村庙会,苟仁一直默默舔着自己儿子被朋友拐骗的伤口。毛豆看到苟仁还给人捎信,还是神木县来的,他就想着让苟仁带口信给爸爸,他只知道上次爸爸打电话说是在神木打工,他天真以为像村里这么小地方找个人很方便。生意精的苟仁根本不理睬毛豆的央求,他对这种亲情轰炸麻木冷漠,他唯一的寄托是挂在车前窗的那只拨浪鼓,儿子的遗物,偶尔能在拨浪鼓的晃荡声中浮现儿子的笑脸。为了去神木找爸爸,毛豆悄悄上了苟仁的货车,黑漆漆的车厢,他却不小心点燃了炮竹。苟仁当然暴跳如雷,心疼被烧毁的货物,拉着毛豆回家索赔。可相依为命的奶奶却过世了,看着这家徒四壁的窑洞,苟仁只能带着毛豆去寻父,一路不忘记着账,给毛豆花的方便面钱、汽油费、过路费。留守儿童毛豆要找爸爸,苟仁也要找当初害得儿子身亡的朋友,两人内心深处其实都是在寻求感情的慰藉。一对最不可能成为父子的“爷俩”一路找,一路怼,一路哭,一路梦醒,才逐渐看清对方偏执之下的温暖,直到彼此放下戒备,成为互相需要的一对“父子” 。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