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温和的喜剧所谓“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非诚勿扰》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今年50岁的冯小刚导演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梳理。
虽然《非诚勿扰》还是一部所谓的“冯小刚贺岁喜剧”,那些“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标志性元素该有的还都有,但这些已经不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愤怒不但能出诗人,还能出喜剧导演。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早年电影中对现实的愤怒和批判,已经转化为《非诚勿扰》中对自己和这一代人温和的调侃。
作为冯小刚电影生涯中的一个高峰,《集结号》在票房和口碑方面的双重胜利,对于冯小刚导演来说意义非常。冯小刚曾在他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一书中愤愤不平地提到,因为一系列诸如《月亮背面》、《一地鸡毛》等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连遭枪毙或阉割的命运之后,他就转而投向以嬉笑怒骂来娱乐大众的喜剧贺岁片路线。而在连续的票房成功之后,作为获得话语权的成功导演,冯小刚不但在电影技法上锤炼的成熟起来,在心态以及眼界方面,也开始逐步向着“成功人士”的方向靠拢,再也不是《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不见不散》这样的电影中城市“流氓”的代言人了。(必须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的“流氓”是一种对城市人群中身份丧失者的界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或司法判定。)
但一个以成功者身份出现的冯小刚,还是会尴尬地发现,财富上的成功并不能抵消主流社会的刻意漠视。直到当他凭借《集结号》获得了主流社会的最终认可后,当他回过头来再重新面对自己赖以成名的贺岁喜剧时,一种尴尬局面出面了——他已经不够愤怒了,以至于不能再象当年那样嬉笑怒骂了。
于是《非诚勿扰》温和地开了很多玩笑,但基本上都发生在一些密闭空间内,和外面的世界不再发生联系。当葛优和舒淇所扮演的角色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袒露心扉时,导演就让他们去了北海道。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可能的广告赞助外,还可以提供一个非现实的,巧妙但刻意消除了所有真实生活痕迹的背景环境。
《非诚勿扰》表面是一部喜剧片,但骨子里却是一部剧情伦理片。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女子,以征婚的形式相识后,发现彼此过去的秘密,最后演变成“两颗绝望的心”共同逃亡北海道。在这趟同床异梦的旅途中,中年男子想要寻求未来的承诺,而年轻女子却想挣脱过去的束缚。
这个故事虽然松散,却有意或无意地映射了当下城市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和生存焦虑——在传统道德约束极度缺失的当下,如何在现实和理想间寻找平衡之道?
当然,冯小刚的电影一向是不给答案的,他只负责提供温暖。如果有人笨到要进电影院来寻找自己生活中那些困惑的答案,我们就只好装作看不见了。
葛优扮演的中年焦虑男秦奋,在北海道半真半假地进了教堂做忏悔。秦奋自己唠叨的那点事儿,其实牧师和观众都听不懂,但他自己却能乐在其中。对于冯小刚导演来说,《非诚勿扰》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如果能挠到观众的脚心固然好,但如果挠不到那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冯小刚导演用《非诚勿扰》对自己的中年情怀做了一次略带伤感的梳理。
我们虽然还能在电影中听到那些期待的幽默对白,但对于观众来说,那种欢笑背后开始带上一丝淡淡的忧郁。可能是为了淡化这种弥漫全片的淡淡忧郁,本片的开头和结尾,都很突兀地加入了范伟的戏份。尤其是影片结尾的展望股市飘红桥段,不但显得多余,而且显得廉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