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花木兰
花木兰海报封面图

花木兰

Mulan
战争
2009-11-27中国大陆上映 / 115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综合评分
7.7
星星星星星
简介

北魏时期,有个小女孩叫花木兰 ( 徐娇 饰),与父亲花弧相依为命。木兰从小受父亲影响偷练武功,私学阵法,武艺高强。木兰十八岁时,游牧民族柔然犯境,军情紧急,魏国全民征兵。木兰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便灌醉父亲,违抗军令,悄悄地替父从军。初入军营,木兰精湛的武艺引起了副营长文泰 ( 陈坤 饰)的注意。但身份的危机却一步步逼近木兰。文泰和木兰并肩作战,胜战连连,晋升为将。然而,木兰的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逃避战争。相处中,两人渐生情愫。冒顿 ( 胡军 饰)围困魏军,眼看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文泰为了自己的爱人,为了顾全大局,主动向冒顿坦白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木兰遣散了士兵,追随文泰的脚印,历尽千辛万苦,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爱人。木兰和文泰回到朝廷,备受嘉奖。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想到皇帝为了停止这场战争,决心让文泰和柔然公主和亲。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中国“传统”大片,能不看则不看文/梦见乌鸦 自从张大导演的《英雄》开始,我们各式各样的古装大制作如雨后春笋,一年一度甚至一年几度的与大家如约而至,堪称中国电影一种“现象级”传统。不过更为“传统”的是无论观众还是媒体,在影片上映之后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的口诛笔伐。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各方的骂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古装电影还是一部接着一部不停,你骂你的,我拍我的,高额的投资,几个大牌明星,一个有点名气的导演,电影工作人员接连的从您腰包里笑纳了不菲的血汗钱。而对于《花木兰》来说,去年海枯石烂的《画皮》组合陈坤、赵薇,已经接连生产出多部烂片的马楚成,似乎继续着我国电影特有的“传统”定律。果然不出所料,《花木兰》再一次的让广大影迷中招,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传统”烂片。 也许是对中学课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经典名句至今朗朗上口,也许是对豫剧名家常香玉老师代表作《谁说女子不如男》印象深刻;甚至是对98年那部洋人玩转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感叹不已。使我们对这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木兰辞》流传下来的经典故事变得家喻户晓。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多部根据这个有噱头故事改编的影视剧流传甚广,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视剧,将诸多作品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很明显,本片是最烂的。 电影剧情不必多说,毕竟将在这个小孩都一知半解的故事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商业噱头大赚眼球。不过原著《木兰辞》也只有区区百八十字,要将其扩充为一部电影还要考验编剧忽悠故事的能力。而真正的杯具是以导演马楚成为首的编剧队伍再一次倒在了剧本的问题上。抽去本片华丽的外表和明星阵容,其空洞的故事框架显得是遥遥欲坠,典型一豆腐渣工程。 一部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成电影为何令人如此的沮丧呢?原因还是出在电影对原著毫无精髓的抽取,并多此一举的添油加醋。原本一个替父从军的少女在战场上如何生存,如何展示其离家而去的责任感,如何隐瞒自己的少女之身等这些设置都可以成为商业元素的卖点,不过电影在上述假设情节中的功课是在有限,反而把重心都放在了花木兰和七皇子谈情说爱的故事上。虽说结局处有情人不成眷属的设定能博得大家的同情,但是电影结束后我们才回味道:这部电影是在讲花木兰的故事吗?屡试不爽的爱情煽情成了本片最大的诟病,使得原著中的精髓也在编导的功劳下,变得面目全非,丧失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故事的底蕴。 除此之外,电影的整体故事也简单到发指,如果用文字来表述片中的内容,估计比《木兰辞》也长不了多少。大量俗套的内容充斥的整个银幕,这些不知被人在锅里涮过多少遍的似曾相识的“水产品”依然还不知疲倦的往里添油加醋并且屡试不爽,《花木兰》这锅浑水蹚的真有点无趣无味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布景和道具美观一些,在理应出彩的战争场面上,再次显出了导演马楚成对这样的大场面可悲的塑造。片中的战争场面还不如《热血高校》里小流氓群殴来的精彩,很多时候显得颇为小气,再加上摄影和特效场面的无比山寨,本片的动作指导董玮和导演马楚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让在这部烂作中挑出一两处亮点的话,本片的两位主演在片中算是扮演了一个“山中独亮一盏灯”的角色。先是扮演七皇子的陈坤,这个原创角色在立体程度上虽不如动画片《花木兰》中的李将军来的出色,但陈坤在片中发挥要比《画皮》中好一个档次,这个角色也更容易被人记住。而赵薇所饰演的花木兰,虽说前者的演技愈加成熟,但是电影对这个早已深入人心的角色挖掘有限,电影展示了大量的巾帼风采,但忽略了木兰原本必备的柔情一面。至于其他角色,在这个不成熟的故事大纲中表现机会实在一般,反倒是饰演反派的胡军中规中矩,只是看惯了他正义凛然的形象,这个十足的恶势力形象显得有些别扭。至于维塔斯的加盟,在这部电影中显得是那么的多余。其实包括主角在内的各种人物在干燥剧情的压缩下,变得几乎毫无个性而言,活脱想一个为剧本发展而生的机器人。 本片是香港导演马楚成第一部号称东方史诗作品的大制作,从马楚成之前的作品《星愿》、《芭啦芭啦樱之花》等片证明此人玩一些煽情文艺小品还是蛮有味道的,不过从本片的欣赏角度来说,也证明马导演实在无法驾驭这样的大制作和大题材的作品,堪称失败。不过能力有限拍出的电影不好看可以原谅,但你非要把只适用于一部温情小品剧的情节放到一部号称史诗里,而这些似曾相识的桥段还是你玩剩下的,那么观众看罢此片之后不得不怀疑你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了。导演先生,你用心拍电影了吗?这个问题在欣赏完《花木兰》之后似乎得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电影各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剧情注水,人物单薄,场面难看,这估计不光是一个“能力有限”就能搪塞过去的。本着圈钱的目的而漫不经心的制作一部电影恐怕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今天,大量类似题材的电影本着急功近利的目的,纷纷瞄准了内地市场这块肥肉。在没有好的剧本前提下,用几个明星来助阵,哥几个一块抗两袋面凑合几天馒头钱就开始拍了,把一部噱头十足的电影变成了圈钱的工具,中国电影市场上这样的“传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我们观众可不全是那几个明星的花痴,电影是否用心去拍很多人在这个观点上是保持清醒的,难怪这些电影就像中国足球一样,看的人越多,骂的人也越多。 其实不光是《花木兰》遭遇到很多观众骂街的窘境,现在很多本着相同目的的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道不光彩风景线,观众与电影这场没有硝烟的电影战争还要持续很久。目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物价飞涨,观众钱包渐瘪,对于这些票价不菲的电影来说,与其花的冤枉钱去电影院看一场没有激情的水货,倒不如坐在家中看几本漫画,打两局CS来得痛快。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们的策略是:能不看则不看
comment3
avatar
#母亲节#电影《花木兰》,经典雷剧!从动画片《花木兰》到电视剧《花木兰》,对这个故事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对电影版的期待值较高,但是看后略微失望,看到的居然是部杂糅了多种表达欲的四不像。  赵薇认识她是在《还珠格格》那绝对是个女汉子形象,出演花木兰觉得还是很合情合理。 但是当我听到电影台词的时候,一直在想那些雷人的台词从赵薇嘴里冒她有木有想罢演的欲望? 以及当她不得不45°仰望天空,想象自己在凝望陈坤在天幕下那张酷似月饼广告的脸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自己接下这个本儿。  花木兰这个故事前前后后各种电影电视剧戏曲动画片几乎拍烂了。所以看故事要看什么?一定要有新意,小彩蛋。马导的创新意识真的很强,被他的发挥雷的外焦里嫩。   之所以喜欢花木兰这个故事,完全在于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结果电影版的点全落在小情感小暧昧上了。  赵薇在里面豪情万丈,口号也喊了,兵器也动了,北方姑娘的豪迈范儿绝对拿够了,结果场面横竖给人整的七零八落。稀稀拉拉。唯一宏大的叙事还是人硬汉胡军率领的柔然人。她的巾帼风范完全没感觉。   无奈贫乏苍白的剧情,七零八落的剪辑,文艺到雷死人的台词,让人无力回天。   看完后真心对《电影版的》略微失望,只求今后的改编电影能尊重原著,更加正常些!
comment0
avatar
《花木兰》:没想法也没办法这是一部对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惊喜的电影,虽然有赵薇、陈坤这样的明星压阵,但本片还是难以掩盖平庸的气质。本片和史诗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像史诗一样漫长。 作为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其实《木兰辞》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子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十二年的故事,而且中间十二年都是写意,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合计三十个字。对于电影来说,这样的故事原型其实是最好的,因为留白很多,可以任意发挥。不过很可惜,在《花木兰》这部电影里,这个故事被讲述的平淡无奇,大部分剧情从头到尾都是“顺拐”的(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旁边的一个观众虽然是第一次看,但却总是能提前5分钟向我们预告下面的剧情,说明这个故事连一般观众的智力水平都没能达到)。 所谓“顺拐”就是在具体的剧情上缺乏冲突,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故事情节,都毫无起伏──不过如果在故事上能做到让观众“期待之中,意料之外”,它就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了。 讨论具体的细节就会涉及到剧透,虽然我个人认为也没啥可剧透的,但还是尊重大部分观众的意愿吧。但是我相信,即使对于不具备剧作理论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在观影过程中也会本能地发现一些情节是拧巴的──因为虽然我们不是人人都有剧作理论知识,但我们人人都有生活常识(所以有些地方观众会笑场)。 (豆瓣上也有不少涉及具体情节的评论了,有兴趣的请移步前去观看这些剧透贴。) 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3961/ 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1645/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即使银幕上的故事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组成这些故事的细节却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银幕上讲述一个好故事是需要创造力的,你必须要用观众意想不到的方式将材料组织起来,然后还要让这个故事具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 但在《花木兰》这部电影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主人公的成长。花木兰这个角色机械地按照导演的需求在原地踏步,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尾,我们看不到这个人物的内心,既没有生活的失衡,也没有内心的欲求,更没有为了追求改变而做出的挣扎,几乎所有重要的故事节点,都是导演硬掰过来的,而不是人物自己生发出来的。所以片中会出现大量的对白场景,它们唯一的功能就是交代人物的情感状态(而这一点本应该让观众通过不同的事件去自己发现和体验,并由此而对主人公产生移情作用,从而跟随上故事的节奏并一直关注到最后)。 这些对白的信息量少到甚至连剧情都没有推进,直接导致本片的故事一直在按一种奇怪的节奏在推进,以至于不得不频繁使用隐黑、闪白等强行打断观众思路的方式来缝合故事和镜头。 除了这些技术问题外,讲故事的人还要对你的故事有无限的爱。一个讲故事的人是否对自己的电影有爱,是能够被观众所发现和感受的。仅仅有爱也是不够的,你还要有能力能讲好这个故事。但很遗憾,《花木兰》这个故事既没想法也没办法,所以我只能称其为“平庸”。 不过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故事平庸并不是什么罪过。我们每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能被称为“杰作”的少之又少,大量的电影都只是符合一般水准的文化消费商品,上映数周后就会淡出观众视野。对于这种故事平庸的电影来说,制作水准就很重要了,毕竟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故事水准可能比视觉感受更次要一些。 而本片的整体制作水准如何,考虑到有很多观众已经看过本片的剧场版预告片了,我就不再罗唆。这东西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有些人觉得《孤胆奇侠》那样的片子也可以看,有些人连《2012》都不满意。就我个人来说,我没啥意见,因为我根本没什么期待。 最后说点题外话。 贺岁档竞争很激烈,而且大家貌似都被今年的热闹给刺激起虚火来了,票房过亿都已经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非得两亿三亿才有面子。所以有些人很紧张我理解,但不能紧张到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了。 我一直在强调,评论的好坏和票房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如果您不信请去查查《气喘吁吁》的票房),它只会为影片的关注度贡献指数,很难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消费选择。何况决定电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有这功夫不如前期抓剧本,中期抓制作,后期抓发行。 我不知道有些电影人的骄娇二气是怎么被惯出来的。您拍的是电影,又不是写了本《曼娜回忆录》,弥足珍贵,只能私下里手抄传阅。您这是商业电影,要大范围公映的,还能管得住观众看了以后说两句吗? 何况在电影公映前我一直很克制,也没说什么挡人财路的话。就是之前在某电视节目里捎带手提了《花木兰》两句,因为没像某些人期望的那样表现出五体投地的叹服和赞美,某些脆弱的小心灵就觉得受到了伤害,甚至直接找枪手来黑我。 我在该节目中提及《花木兰》的所有话如下(照着节目字幕扒下来的): 《花木兰》给三个关键词,画皮、港片、创意。很明确的一点,花木兰这个片子,它作为一个商业片来说,它的一个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画皮。画皮当年在市场上非常成功,获得了2.3亿的这个票房,对于这种古装类型片来说,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所以说花木兰是在模仿画皮的模式。 那么,第二“港片”,花木兰这个电影它无论在制作水准还有它的故事风格以及演员的阵容等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咱们可以归为港片的范畴。 第三,创意。《花木兰》它最大的创意是集中在“花木兰”这个词上。咱们都知道有个《木兰辞》,所以它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它作为一个电影来说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 但是,这部电影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已经提前看过粗剪的样片了,我对这部电影并不看好。但是我相信对于很多赵薇的影迷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你们去消费的。 其他提及《花木兰》的内容,均为该节目的配音稿件,并非我本人意见。 ─────────我快乐地飘过───────── 貌似开始有部分粉丝打算绝地反击了,请看下面: 粉丝消费和青春痘一样,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但是(某些粉丝)把自己当成红卫兵就傻屄过头了。粉丝消费的不是明星,是你们内心的寂寞。 我评论的是电影,不是演员。电影的好坏在现阶段主要还是掌控在导演手中,不满意请去围攻导演,在饭店里掀桌子只能算是土流氓。 动不动就说票房过亿,是纯爷们就去看最少300万次电影,比在网上意淫强多了。 11月25号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纪念日,麻烦那些进化比较慢的某些粉丝加快脚步跟上大家。 ─────────标准质疑的标准回复───────── 又开始有人以“如果你不能做到XX就不要去评论XX”来哼哼了。还是那句话,请进化的快一点。 拜托你们能不能有点新鲜的创意啊?我不能制冷我还不能讨论冰箱了? 我删一个回复只要点三下鼠标,没事你们就来吧。 ─────────对某些脑残粉丝的标准回复─────────── 提醒一下某些激动的V迷,本文对赵薇这名演员没有任何评论,只是在讨论电影本身。鉴于本片结尾有很大的“马楚成作品”字样,所以某些激动的V迷不要认为批评这部电影等于批评赵薇。 对于某些脑残来说,请去搜索我写的《情人结》《玉观音》影评。不过我很怀疑你们这些在进化环节上被遗忘的群体能不能明白这个简单道理: 我评论的是电影本身。 (最有意思的是,居然有些脑残就主动跳出来勇敢地将“达尔文奖”的桂冠往自己头上戴。果然是脑残无下限~~) Do not argue with an idiot. He will drag you down to his level and beat you with experience. (你永远不能战胜一个纯傻屄,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好在我可以删贴,点三下鼠标和你打半天字来说,总还算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致浮游生物───────── 有些已经都不配被称为脑残的浮游生物实在是很可怜。我这篇评论通篇没有提及赵薇的表演,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浮游生物就觉得我冒犯了它们的主子。 它们单细胞的脑子可能连这个基本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明星主演的烂片它还是烂片。 无论你们丫怎么叫嚣,《花木兰》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终究会有定论。而且最可怜的是,等到下周新片一上映,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这个电影呢?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8,088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