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海报封面图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动作 / 战争
2013-10-31中国大陆上映 / 135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7.0
706 人评
reputation
TOP1
2013年43周中国大陆票房榜
简介

日本爆发大地震,一名俄国救援人员为了给压在瓦砾下并失去了父亲的姑娘打气鼓劲,讲述了自己“五个父亲”的故事——而他的母亲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女主角卡嘉。 1942年,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根据作战计划向盘据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国军队展开反攻,然而反攻受阻,只有格罗莫夫大尉率领的几名侦察兵渡过到了对岸,并固守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他们临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栋房子,除了另外几名奇迹般幸免的苏军士兵外,他们遇到了这栋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户——19岁的卡嘉。德国军官卡恩奉命要夺回这栋被对手占领的房子。在平均寿命不到一昼夜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能够坚守一个星期的人们即被认为是老兵。所以,活着已是最大的奢侈,更遑论对家庭的守望。卡嘉的出现犹如一道清风,为五个在冰冷战争中浸泡许久的苏联大兵(五个爸爸)带来了生活的渴望,善良的卡嘉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抚慰着这些在战争中受伤的灵魂,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演职人员全部arrow-right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泣血描绘的爱情之书文/梦见乌鸦 起初一直很怀疑一部战争电影为什么要煞有介事的玩3D IMAX,看过之后才发现,其实这部叫做《斯大林格勒》的电影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战争片,电影以战争为背景,主题并非为了表现战争,而是像《英国病人》那样,描写了一段泣血的爱情。 《斯大林格勒》在反映真实战争的基础上,虚构了战争环境下凄美的爱情,电影的战争场面并非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通过纪实手段描写战争的残酷性。为什么不这样做?尤其是以血腥残酷的巷战著称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什么不能给观众展示一场血肉横飞的战役?因为电影的主题和剧本限定了本片在描述战争场面的走向。 《斯大林格勒》的故事中心是在通过唯美、纯洁的爱情来反衬战争的残酷,进而达到对战争反思、对人性思索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反思战争的方式,在肮脏、泥泞、布满尸体的街道和建筑中,一出出纯洁、动人、而结局残酷的情感描写象征着人类的天性。从这一点上,本片就像《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静静的顿河》那样,选择了反衬调度而不是写实角度,而这也是俄罗斯电影的长项,前苏联那几部著名的战争片都是以这个视角来表现战争,因此而言,这样的题材假如采用写实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话,恐怕会乱套的。不可否认电影在战争场面的渲染方面慢镜有些滥用,为了强调暴力美学反而拖累了电影节奏,但其中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真的为没有展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种现实感而感到惋惜。 从开场火焰士兵冲向德国人阵地那一刻开始,也奠定了本片用蒙太奇手法渲染的惨烈巷战与唯美、残酷的爱情段落相融合,极端环境的人性与情感能引起观众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共鸣。 本片的爱情主线分为两条,其一便是俄国士兵与守候大楼中苏联女孩的故事。五名血气方刚的青年战士与一名美丽的少女共处一室,而在极端环境中一面要在敌占区尽致潜伏,一面要守护自己唯一的栖身场所,这让他们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无暇顾及男女私情。而随着故事的推移,他们从互相不信任到将女孩像天使一样守卫起来。中段部分还因为这个发生了分歧,女孩的举动与情绪过多影响到了战士们作战的初衷,从执行任务到完全的守卫女孩。而到最后故事挑明,守卫女孩与守卫自己的祖国达到目标上的一致,这就是电影最终的目的,通过情感的描写来展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以战役为背景讲述人类最质朴的情感,在特殊环境下的情感会得到更好的释放。所有的情感成为战士守卫祖国领土的一个缩影,每一个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对于责任的坚守,对于爱的坚持,成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动力。这个梗说实话很老套,但却是反思战争的一条捷径。 第二条主线是纳粹军官与苏联姑娘的虐恋,曾在《钢琴师》中扮演纳粹军官的托马斯·克列奇曼在《斯大林格勒》中饰演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这名纳粹军官没有表现出法西斯制度下残暴凶恶的一面。。电影将其塑造成是一个不想在呆在这个战场上,更喜欢与家人喝着白酒共进晚餐的人,他有着善良仁慈的一面,他与斯大林格勒当年一名苏联姑娘产生了一段无疾而终的虐恋,这场爱情的结局注定是痛苦悲惨的,这个创意很棒新颖,不单单是指一场战役,就是一场战争也是如此。本片通过对反派人物的情感科幻来达到电影反战的思想,无论是正反角色,情感是超越阵营唯一语言。 另外一点就是用到“父辈”这个词,从开场俄罗斯营救人员的口中描述这个故事,这样设定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俄罗斯战争片《古墓迷途》,几个时尚年轻人穿越到二战战场,与红军并肩作战,其中还有一个新纳粹俄罗斯青年,结尾一刻,俄罗斯青年经历战争的伤痛与老一辈战士为了救他们而死亡等事件回到现代,望着莫斯科街头那些赶时髦的新纳粹分子,画面定格在他们的复杂的目光上,很具有讽刺意义。《斯大林格勒》也有这一层意思,结尾处的独白说,感谢我们的父辈,让我们至今不知道什么是战争。这是献给老一辈以及当前青年观众的电影,这就是真正的反思战争,但反思力度仍然不如《古墓迷途》那种让崇拜纳粹分子的青年穿越回那个战士们为了对抗纳粹而浴血战斗的时代去感受洗礼。本片显得比较含蓄,不夹杂任何意识形态的反战思想。无论是情感还是人物刻画,作为战争的双方,只有阵营的不同没有等级的区别,抛开战争的左右,人性的力量最终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这样的战争电影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也牺牲了血腥战争刻画的阶段,从一开始,就直接从情感角度入手,战时无处安放的青春。就像一部油画作品一样,印象派与写实派出发点不同,而最后总能找到同样的价值,就像片中俄国士兵与姑娘在废弃的房子里望着远处炮火映红的天空那样,角度不同。
comment0
avatar
《斯大林格勒》阁楼里的小公主战争为了战争本身,生存为了生存本身。战争与个人原本是最为紧密的相互关系,但到最后,居然毫无关系。谁都忘了战斗的初衷。《斯大林格勒》开场背景的铺垫,让人只看到时代。那些试图扑向活路的渺小人类只是时代的炮灰。背景之后娓娓道来的才是人生,不再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守护阁楼里的小公主。 河流穿过时代,带走的都是爱。我们愿意倾听、愿意感动、愿意传颂的也都是这些与爱相关的故事。影片以日本地震樱花起,巨大的自然灾害,跨国界的人道主义救援,一个俄国人为营救被困在房屋下的异国孩子们,细细讲述了他五个爸爸都去世了的故事。不可否认,这个俄国人是个说故事的好手。 故事讲述的是1942年秋,苏联红军向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军发起反攻后失利,几名苏联士兵却在这次行动中得以到达伏尔加河左岸,并潜进了一座被德军占领的房屋。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位年仅19岁的俄罗斯少女卡嘉,危机重重之中他们相互守候朝夕相处。在长达多久的时间里,伏尔加河左岸陷入推理故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无论是俄方还是德方,都无法取得外界救援,苦苦支撑。 人如河流中的浮游生物,活着,前进,渺小,看不到全局,无法预估自己的处境。即使负责人领头羊也没有区别,他们了解的并不比任何人多,还肩负着看不到的最初的使命。俄军格罗莫夫大尉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他是这几个人的小头目,有着缜密的思维、冷静的决策和一颗压抑着的心。格罗莫夫大尉对少女卡嘉说,你必须走,不然我的兄弟们就不再是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战,而是为了你而战了。卡嘉反问,你也是为我而战吗?格罗莫夫大尉不回答。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是因为我做错了,还是因为我做对了。在炮火之中,格罗莫夫大尉的责任与情感在对持。当一群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卡嘉好的时候,格罗莫夫大尉只是在旁边看着。为卡嘉准备生日的过程中,有人在炮火中扛了澡池、有人在现场难得高唱。当然我们知道隐去的背后有人烧了热水有人做了蛋糕,但是镜头里大尉站在人群的角落,仿佛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卡嘉的快乐。 那个细节处理得很好,当所有人都热情得端起酒杯,弱爆了的铁汉子却要等卡嘉拿给他,然后凑上前一起举杯。他们救下的这个呆呆的固执的姑娘,是他们集体的福音,是他不可亵渎的女神。当生活在破碎的家园生死已经麻木,当漫天的炮火成为爱恋中唯一的景色,当活着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奢侈,森林深处还有人一直在战斗。 故事的结局一开始已经交代,话语人的五个爸爸都死了。当电报员准确的报出自己的坐标,我脑海里浮现出中文的四个大字「向我开炮」。我关心的依旧是,当知道卡嘉已经躲在了安全的地方,身受重伤的格罗莫夫大尉是不是身体不那么疼痛,心灵得到宽慰,这一切的坚守都值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固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不过关于战争,大家已经说得够多够深刻。影片并没有站在神角度去阐述德军的罪行,而是通过俄军和德军的两段爱情来展示,珍珠被深埋在最脏最痛的地方。我们现在的和平,毋庸置疑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然而这个世界只要有利益,就不会有永久的和平。 影片通过日本地震切入,想要传达的除了爱,应该还有这点——用《银英传》中杨威利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们必须为下一代留下某些遗产的话,我想最好的还是和平吧。而把前一代遗留下来的和平维持下去,那就是下一代的责任了。」 文|苏筱兀
comment0
avatar
《斯大林格勒》:诗意中的残酷战争我们这一代人(70年生人)大多都对战争题材的影片感兴趣,尤其是关于一战二战的影片,更是备受关注。像《桥》《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黑名单上的人》这类虽没有大场面也不炫技却很写实接地气的影片就是伴着我们的童年度过的。后来,当看到《辛德勒的名单》《苏菲的抉择》等影片后,对战争电影中的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影片则以华丽丽视觉效果在全球掀起了观看热潮。相比于好莱坞大玩技术流、人性流的风格化影片,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战争电影则独树一帜。像前苏联时期拍摄的战争巨片《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都可纳入史诗级别。近些年来,内地引进的俄罗斯电影非常少,观众也因此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战争电影。而即将公映《斯大林格勒》或将能弥补这一遗憾,为喜爱战争片的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斯大林格勒》虽然是一部战争片,但却有着浓郁的文艺气息,有着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影片非常写实地再现了二战期间苏联官兵卫国卫家的悲壮一幕,战争的残酷,人性的丑恶也在影片中有所展示。不过,他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大片。“五个爸爸一个妈、德国军官与俄罗斯美女的纠结甚至有些凄美无奈的爱情”都为影片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以平民、草根军官的视角,映衬出战争的残酷,胜利的伟大,人性的光芒,也让该片拥有了很强的代入感与存在感。 与大多数战争影片一样,《斯大林格勒》也不乏壮伟的宏大场面。油库爆炸、枪林弹雨、抢渡伏尔加河、狙击手对攻等战争场面在IMAX、3D技术、效果的渲染下都极尽逼真、写实,令观众仿佛就置身于火海中、枪炮中一样。但影片又没有唯视觉而做,而是适时、有机、适量的加入了一些男女情感戏,瞬间提升了影片质感。 在这些情感戏中,“五个爸爸一个妈”和“德国军官热恋俄罗斯美妇”的故事尤为动人。卡嘉是斯大林格勒的原住居民,虽然炮火让她的家乡千疮百孔,但她却仍旧不愿离开,依旧坚守,因为这里是她的家。就是在这里,他遭遇了来自不同不对的俄罗斯士兵,相守中,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比之于这段情感,德国军官卡恩与俄罗斯美妇萨莎的恋情更吸引眼球。卡恩爱上萨莎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长得很像自己过世的妻子。战争中,卡恩给萨莎送食物,保护她。虽然两个人一个说德语,一个说俄语,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俩之间爱的障碍。尤其是那段卡恩违反规定在要被送往集中营的俄罗斯难民人群中声嘶力竭寻觅、呼叫萨莎的片段尤为令人动容。那一刻,爱情跨越了国界、种族、战争,成为最美好同时也是最无奈的事情。 《斯大林格勒》由俄罗斯著名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费多尔出生在传统的演艺世家,其父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曾改编、主演过闻名全球的战争巨片《战争与和平》,并筹拍耗资巨大的《静静的顿河》,在前苏联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费多尔拍摄《斯大林格勒》深得父辈衣钵,颇有父辈特色。画面之美,台词之美,音乐之美、演员表演之美都让该片不仅拥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更有浓烈的诗意味道。漫天的火光,纷飞的大雪,整片的云彩,官兵坚毅的眼神、美女丰盈的笑靥都极具诗意,看上去不仅仅是美,更有一种艺术的感觉。即使是歌唱家战士演唱的歌曲都那么诗意浓浓。 很多时候,战争的残酷并不需要残酷、残忍的镜头来表现。像《斯大林格勒》这样,用艺术的手法,诗意的气息,反衬出战争的残酷或许更能令人印象深刻并,反省深思,从而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5,182
首周票房(万)
7,191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