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家园出生于1970年的贾樟柯是华语青年导演中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导演,他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小武》开始,他就将镜头一直注视着当下的中国大陆的现实,他写实主义风格的影片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三峡好人》于2006年获得威尼斯国际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这也成为贾樟柯的电影代表作。
在三峡兴建的巨型水电站,使得这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电影的一贯主题,即展示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普通人所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影片一开始的长镜头扫过移民船上的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发简讯,有的在看手相,他们即将成为异乡人,或迁往他乡,或搬往新县城。命运的船舷上,他们只能随波逐流。
贾樟柯曾经说:“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到的人。”因此,《三峡好人》讲述的正是被撞到的人的故事,影片中韩三明将人民币上的三峡风光与即将变成大水库的三峡进行对照时,观众首先发出会心的笑声,继而是叹息,最后竟然是骤然来临的心疼。这样的心疼伴随着正在被拆除的县城的残垣断壁,挥之不去。相比带着渺茫希望离开的三明,赵红的失落更为深切,没有人能阻挡国家行动的浪潮,更没有人能坚持执著如张望千年的神女。《三峡好人》好像在写寻找失落的爱人,最后却发现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变得一无所有。
我们都是时代洪流中的过客,原来过客也是有乡愁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巧妙地将三峡隐喻为中国内地的现实,因为面临拆迁,面临修高速公路,面临盖高楼的城镇越来越多,国家行动与个体命运永远充满了冲突与对峙。《三峡好人》记录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纵使它转瞬即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