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VS《钢琴家》:二战里的小人物史诗《兰亭》是导演肖风和编剧程晓玲合作的“抗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片讲述了1937年日军侵占绍兴后,兰亭一地方士绅、船运商林耕从亲日到幡然悔悟成为一民间抗日英雄,和绍兴人民一起奋起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在人性的觉醒中,战争的真相逐渐清晰。
导演肖风曾经在访谈里说过:“这个影片更多地是在人性上探讨,战争对于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读过很多二战的史料,为了某一个国家在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一些掠夺性的侵犯,逼你就范。懦弱是违反人性本身的一种内容,但是,很多人在强大战争面前,第一反映就是产生懦弱。所以我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包括对人物塑造的整个变化过程,就是按照自然逻辑的推理,来验证这个人物变化发展的脉络是否真实?他的思想是站在一个真实的逻辑上的。”
《兰亭》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但却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从历史中走出来的,总之是从现实中走出来的。抗战时期的普通百姓,他们不自愿地被卷进战争和抗争中。他们认为只要能好好活着就足够了,对于抗战都不太理解,这就是处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真实想法。电影中,林耕从一个懵懂的隐居蝴蝶湾的普通百姓,亲眼见到自己兄弟惨死,当鲜血染红了双眼,却无法反抗时,才幡然醒悟。然后选择反抗,最终在反抗中死亡。这些最终体现的都是人性,当人性在战争面前,被迫强大的时候,人性的光芒终究会战胜懦弱,让普通人成为英雄。
之前还看过一部同样讲述战争的电影《钢琴家》,同样的是一部悲剧。悲剧是怎样产生的?鲁迅说,是产生于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许大凡悲剧都是如此,那么,这出悲剧是怎样展现的?没有着意渲染那些鲜血淋漓的屠戮,也没有人间的上帝突然出现,给犹太人一处避难所。
这也是两部电影的共通之处,用最刻骨的形式呈现了一出充满希望的悲剧。南京大屠杀、纳粹屠杀犹太人,只是反法西斯战争悲剧史的短短一幕而已。流亡成了常态,恐惧成了常态,被屠杀成了常态。来不及哀悼上一个亲人的死去,下一秒又有一个至交倒在身边。如何才能活下去?不知道。似乎死是常态,活着,是例外。
当体味到这一点的时候,人性的悲剧就隐隐地显现出来了。已经无需去描写机枪扫射,尸体横陈;也泯灭了一切得救赎的希望。悲戚一点一点地被加到这些普通人身上,正如人性一点一点被从他们身上抽离:掠夺他们的财产、屠戮他们的家人、饥饿侵蚀他们的肌体、种族的仇视啃噬他们的灵魂。他们迷茫,他们蒙上眼睛逃避,饥寒交迫,像一头动物,在昏暗的废墟里求生。反抗或者死亡,人总是太渺小以至于甚至不能理解其悲剧性,就当作宿命来接受了。
《兰亭》与《钢琴家》正是这样刻画了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战争中眼睁睁的看着侵略者残忍的处死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亲人、兄弟,在当时处在对战争懵懂状态下的主人公心里的那种冲击是无可厚非的。影片没有太多的炮火场面,但是仅有的几个场面,却异常的冲击着人的内心,让人无法不痛。
当然,在影片中还是有几点亮色的,这些亮色出现在悲剧之中,使全剧又有了张力。比如为抗战牺牲的方君鹏和阿姿,比如学成归来崇拜马克思的林田,比如奋起反抗的林耕和帮助他的陌生老妪,比如片尾老妪举在他们头顶的红伞;比如自始至终华沙市民的抵抗行动,比如钢琴家和他的爱慕者之间的感情,比如德军战败前废墟中的一段钢琴演奏。就像雨果的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一样,悲剧的最后总是有一段饱含道德意义的升华,这升华让观众在走出影院时,感到自己仍处在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