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亲爱的
亲爱的海报封面图

亲爱的

Dearest
剧情
2014-09-25中国大陆上映 / 130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9.2评分人数<200
reputation
TOP1
2014年38周中国大陆票房榜
简介

田文军和鲁晓娟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时光匆匆流逝,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酷似田鹏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妈妈”却并非鲁晓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红琴的村妇。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找到孩子之后——《失孤》上映,想起《亲爱的》微信:娱评天下 写在前面:今天,《失孤》正式上映,虽然之前写过影评,但是为人父母,对于“打拐”题材,还是愿意多去谈论一些,所以拿来去年旧作——电影《亲爱的》影评,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失孤人群! 这部电影在移动硬盘里存了好久,就跟当年的《桃姐》一样,一直不忍去看。 岁数大了,很多点都不能去触碰,内心防线脆弱的一塌糊涂,稍不留神就会决堤。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也有孩子,看不得别人家骨肉分离,那些受害家庭所承受的痛苦,想来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感同身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观看本片也算是受受教育、敲敲警钟,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看管好,就像黄渤在找到孩子后每晚出去倒垃圾都得把孩子扛在肩上,那是心头肉啊! 本片的泪点很多,基本上集中在赵薇出场以后,说实话一直看不上“小燕子”,总觉得她的表演有些浮夸,但是必须得承认,在这部《亲爱的》中,赵薇奉献了从影以来最出彩的表演,朴实、自然、用情、走心,没能斩获金马实属可惜。许是身为人母的缘故,其在片中塑造的母亲形象非常成功,她一路奔跑追着黄渤他们抢孩子、蹲在派出所哭着哀求要见儿子、女儿出现那一刹那的无奈与绝望、到福利院爬上空调器与女儿隔窗相望、为了争夺抚养权不惜付出贞洁、在街上看到儿子后不惜一切的冲过去拥抱即便被众人殴打辱骂也只是跪地道歉……如果说,黄渤、郝蕾寻找亲子的决心让人感动,那么赵薇为了抚养别人的孩子而倾尽所有就更显母性的伟大。而导演的老辣之处也在于此:一个看似圆满的结果,却是一个实则痛苦的开始——你以为孩子找到了就完了吗?更苦情的还在后面呢!这是剧情的反转,也是情感的深化。 全片真挚感人,情节设置、悬念铺陈的恰到好处,一部以情感为主线索的社会伦理片能够做到始终牵引着观众,非常难得。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几乎没有废话,也没有拖沓累赘的赶脚,像我这种急脾气也一直沉浸在深沉的情感之中。唯一的败笔可能就是结尾处,主创人员与本片故事原型的见面、拥抱……显得有些刻意,这种事情作为宣传推广的手段放在电影之外可能更好,把它直接放进电影里,有点不伦不类,影响了悲悯情绪的延伸。 另外值得一说的小细节是:本片导演陈可辛曾经作为重庆卫视的选秀节目《奇迹梦工厂》的导师,其团队中的演员刘頔(饰演作证的民工)、刘梦梦(饰演寻找孩子的父母群演之一)、李洋(黄渤的邻居)、肖龙(提供鹏鹏下落线索的人)都在本片中惊鸿一瞥,尤其是刘頔饰演的赵薇老乡,有几场和赵薇的对手戏,表现可圈可点。
comment1
avatar
#最爱#回家之路:丢失or寻找看这部片子,我真的没想到自己会在影院哽咽到不能自已,一直捂住脸颤抖着抽泣。每到这种时候,我都避免去看坐在旁边的友人。我不喜欢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的哭泣,尤其是在心中有地位的人,我会为此感到羞耻。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有。当我陷入到我明明白白地知道我拉不上来自己的泥沼中时,我想到的不是向外界求助,而是只想掩藏自己,同时为自己为什么会控制不了自己而感到深深的自卑。 《亲爱的》是一个现实的题材。基于原型故事的电影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它沉重,重重坠在心底,但在绝望中不失希望,就像黄渤说的:“这个电影有一只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会触碰到你的心灵。”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新闻都会报道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没毕业,对拥有自己的小孩的生活还很遥远。但是在这部片子里面,我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看到了丢失孩子的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压抑着情感着的。丢失了孩子后,田文军拼命寻找,在网上发帖;因为一张照片就远赴河北,被骗子群体追赶不得已跳河保护救儿子命的钱;为了找孩子花光所有积蓄。有一幕是他对着镜头说孩子的走失细节,特写中黄渤的双眼布满红丝,泛红眼眶,那是多少个夜晚的失眠,那是多少次抑制着自己的崩溃,因为不能痛哭,因为不能倒下,因为始终满怀着希望。找到鹏鹏的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楼梯转角痛哭出声,整整三年的坚持,终于在绝望中脱离,终于可以放下一切,终于可以爆发,面容抽搐,声嘶力竭。另一个不能让人忘记的情节,是找回孩子后,有天晚上田文军想去倒垃圾,走到门口踌躇了一会,去房间里扛起了熟睡的孩子然后去倒垃圾。这一幕令人哑然失笑,笑完却备感心酸,三年的丢失和失而复得的不易让田文军不敢再冒一丝险,这样近乎可笑的小心翼翼不禁让人觉得苦涩。 我记得以前我妈跟我说过,父母失去孩子跟孩子失去父母是不一样的,失去父母的孩子会悲恸,但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放下,失去孩子的父母却是一辈子都放不下的。或许吧,所以韩德忠才会在妻子又怀孕后仍然摆脱不了伤恸,仍然放不过自己。活着就要前行,前行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放弃已经失去的,背叛已经失去的,因为你不再在原地上等他了,所以,前行令你在白天感到一丝喜悦的同时,更在黑夜里成倍加深你的痛苦。 当我们遭受不幸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一定是有原因的,那肯定是我先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才会遭此因果。所以,韩德忠会改吃素,“万里寻子会”的父母们会集体去放生。既认定是因果所为,那么我改了,我行善积德了,也该得到好的结果了吧? 如果命运的赏罚也像-1+1=0一样简单,那人世间就不会有那样多的绝望无助与唏嘘感叹了。就像田文军本不想让鹏鹏出去玩、韩德忠的别墅小区号称安全性私密性多高一样,有时候你付出了能付出的所有努力,却换不回哪怕不是等价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安慰。所以韩德忠才会在深夜望着别人家团聚的灯火,找不到为什么自己换不来回报的答案。当你已经穷尽个人所能仍不能让老天露出一丝笑脸的时候,当然只能闭上眼睛,陷入深深的自卑。   只是,自卑的我们常常忘了,这世上本就有许多事情是无解的。失去后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句话被N个人说烂了,但我们却不得不否认这但是真理。    我记得片尾李红琴的原型说过一句话,原来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多热闹,现在都没人了。是的,当你瞬间被抽去最重要的东西,你才猛然发现它才是支撑你生活的底板,没了它,上边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将随之倾覆。那时候,孩子说不说普通话、上厕所用不用马桶全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有当你牵着孩子的手时,只有当你踏实地抱他在怀里时,关于他的一切,关于你和他的一切,才会像到了春天就会开的花儿一样,随时绽放出明艳的意义。    电影中触动我的泪点是镜头由激烈的情感冲突骤然一转到田文军看似平静地在镜头前念寻人启事时。是的,当我们在电视上或街边的灯柱上看到一张张这样的寻人启事时,我们转眼扭过去的我们看不见的,就是多少人夜夜暗自的痛哭,就是多少人再也感受不到庸常幸福的一生。    比失去你更难以想象的,是我会习惯失去你,而你,会忘了我爱过你。会不知道我依然爱着你。    命运无常,从来不完全在我们手里掌握。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在亲爱的还在自己眼前的时候,紧紧拥抱住他或她。 说说赵薇的角色吧,农村妇女,完全不施粉黛,一口方言,装扮土气,没文化,她实实在在进入到了这个角色。我很敬佩她敢于抛弃偶像包袱糟蹋自己,实在演技和认真并在。李红琴从出场就在不断失去,男人早死,儿子被夺回,女儿被带走,可以说已经失无可失。她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人贩子老婆的角色,是道德的对立面,然而站在她的角度上,实在是被命运残酷对待的人。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找证人、找律师,想要再找回失去的女儿,但法律不容。在公交车上看到儿子时,飞奔下车到儿子的身边紧紧搂住,身边失去孩子的家长将失子之痛发泄在她身上,她涕流满面,跪倒在地说对不起,可是这是她的错吗?那谁又该对她的苦难说对不起呢?影片的最后,她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抱膝而哭,或许她终于接受了自己无法和女儿团圆的结果,或许对命运为她带来一丝希望而感恩。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背负着无奈,每个人都面对着痛苦,而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启示。陈可辛导演说:“电影《亲爱的》是为观众铺就的一条关于丢失和寻找的回家之路。”有点沉,有点痛,正视它,一如我们要正视生活的沉痛,去寻找回家的路。
comment0
avatar
#国产#《亲爱的》:血缘之外,亲情之内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总是此起彼伏,但也由于是新闻,即便风波再大,还是会有风平浪静那一天,过后,谁还会记得自己曾因某个陌生人遭遇的不公奋力嘶吼过呢?或许正是因为群众对新闻上心的时效性实在不长,电影才会渐渐成为承载社会责任的媒介,观众才会越来越重视通过电影传达出的现实意义。 尽管陈可辛导演坦诚自己并不是以社会道德为出发点拍摄《亲爱的》,而仅仅是想拍一个触动了自己的题材,但一直被韩国现实主义影片轰炸、总是感叹何时才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现实剧情片的观众来说,这部以拐卖儿童、寻子为题材且改编自现实事件的影片无疑满足了大家的胃口。 一、谁是谁的母亲,谁是谁的敌人 如果你看过2005年的港片《怪物》,那你一定记得当那位母亲想尽办法铲除那个抢走自己儿子的丑陋女人时,孩子紧紧抱着的是那个“怪物”;如果你看过2013年的恐怖片《妈妈》,那你一定记得在生与死之间,小女孩选择的是笑着与抚养其长大的鬼妈妈同生共死。 我们常说,看戏不要搏戏,但是还是会有许多观众会忍不住质疑这些选择存在的可能性。其实,狼孩的存在早已证明母亲二字不过是一种关系的符号名字,与血缘无关,更何况是切切实实生活在一起的感性动物?血缘在感情世界中唯一的优势不过是有一个从出生就理所当然一起生活的理由,但绝对不是评判人与人之间感情深厚的标准。 3岁走丢,在后来逐渐懂事的3年里,教育他、抚养他、陪伴他的是那个来自农村的寡妇,亲生父母的影子渐行渐远。丢掉儿子的时候田文君从未哭过,只是一味充满干劲地找,但在找回早已适应新生活且忘记亲生父母的孩子之后却不禁嚎啕大哭。人走丢了还能找,心若丢了又该如何挽留? 影片的双向交叉叙事不仅尽可能客观地讲述了两个母亲的经历,她们的经历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简单概括便是二人先后失去孩子,并且先后成为夺取对方孩子的“反派”。正是因为这样的戏剧性让观众在影片迂回曲折的剧情中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非对错并不都是白纸黑字上的黑白分明如此简单,现实中的对与错往往交错复杂,角度不同,结论自会不一样,谁才是谁的敌人自然不得而知。 二、现实再暗抵不过豪情万丈 《亲爱的》预告片所呈现出来的风格完全是沉重压抑到让人有瞬间泪崩的预感,然而看过正片后不免感叹陈可辛还是那个陈可辛,该有的幽默少不了,该有的乐观一定要,这是早在拍反映香港现实的《金鸡》就已流传的风格。一定会有观众戴着些许货不对板之感离场,但若是足够熟悉陈导的幽默,完全可以对这些看似突兀的神来一笔会心一笑。 笑点何其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以片中人物韩总领导的“寻子协会”了。循环播放“鼓励”二字的口号,高声歌唱被观众嫌LOW的《隐形的翅膀》,寻子之游在韩总的包装带领下还竟颇有一番春游之味……这些眼泪之下的笑容除了是必须的坚强,更是必不可少的信念和信仰。还有佟大为所饰演的在真实故事中并不存在的菜鸟律师,也是导演为了传递希望与能量的设置。可见,陈可辛的现实主义是沉重与坚强并存,阴暗和希望并驱的。 影片中有一个完全可以延伸到戏外让观众扪心自问的争议点——你唯一的一个孩子丢了,你到底是要永不言败地披荆斩棘寻找还是背负着背叛的心情生二胎?但我想这个问题无论我们如何思考都不可能会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答案。正如片中的田文君和张译,前者的坚持换来了稍显遗憾的希望,后者的守候难道就不值一文吗?但现实就是不给他一个happy ending。 如果说开场前对于本片“温情”的定位我略有疑问,那么在观看过后也已经心服口服。它或许有些许批判世态炎凉、人情谈薄,有些许不满法理之下无人情,有些许讽刺现实社会的阶级性,但凌驾于这些批判、不满和讽刺之上的,是由始至终强调的希望与人情。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10,255
首周票房(万)
34,485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