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浮生乏爱难愈中岛哲也编导的作品个人风格既明显又极端:在电影语言上离不开形式主义倾向的场面调度和蒙太奇,擅于采用大量存在感强烈且风格不统一的配乐、运用MTV式剪辑和碎片化剪辑、插入动画片段表现场景、从多个主观视角叙事……在思想主题上,虽然不同影片的主题各异,但从《夏天的大人们》(1981)到《渴望》(2014),纵观其编导的6部影片特征,不难发现他对日本青少年的关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校园暴力等围绕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故事情节甚至以此作为整部影片的中心主题,即使是讲述一位女性悲剧人生的《被嫌弃的松子》,最后依然通过松子的死表现了当代日本问题青少年的现状;在人物塑造方面,无论影片的整体风格是积极的还是阴沉的,中岛的作品总是不缺乏带有日本无赖派文学特征的人物形象,他们生活颓废堕落,性格阴郁消极,脾气阴晴不定,内心痛苦迷茫……对于观众来说,叙事时空如此跳跃、影片风格如此多变、结构元素如此多元的电影作品,要么爱到极致,要么讨厌到极致。
《渴望》与《告白》(2010)无论在题材、推理叙事技巧还是人物形象的建立上都十分相似。但相较之下,《渴望》叙事里带有些许意识流特点,注重剖析人物的心理,特别是通过梦境和幻想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叙事时空也更为跳跃。因此,要想细致地理清故事脉络,少不了重复观看。导演通过时间字幕为叙事提供一条时间线索恰好方便了二次观看时观众对影片叙事的整理。
影片非常强调矛盾冲突。在蒙太奇的运用上,以影片开头为例,不断在几个风格相冲的场景之间切换的短镜头:赞美诗配乐下的声色犬马和血腥暴力镜头与教堂内的神圣氛围形成强烈对比,没有任何叙事铺垫就直接表现平安夜的不同场景;升格镜头下白雪纷飞,下一刻却是满脸伤疤的落魄女人从高楼一跃而下;温情语言的镜头和谩骂语言的镜头相接,下一刻又与唱诗班的镜头相接,情色场景和圣洁场景相接……将矛盾的镜头用蒙太奇的手法剪辑在一起,给予观众前后镜头之间模糊的关联性,为后来的推理过程增添了悬疑感。在人物的塑造上,脾气暴躁的父亲对家人口出恶言、拳打脚踢,但内心却是十分渴望幸福的家庭、对家人满腔热爱;而拥有天使外表、受到追捧的加奈子却做着堕落的恶魔般的言行……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深化了对人性的思考。
叙事线索分为包括以父亲追查女儿下落的“现在”和以被霸凌的“我”“3年前”的故事两条线索,并且不断通过全知视角和主观视角的切换进行叙事和对女主人公藤岛加奈子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为什么不能活在水中,这里是如此和平,水面上简直是地狱,我为何生为人类?我的双手双脚、眼镜、嘴巴、耳朵,我的头发,比人高挺的鼻子,我全都不想要了……如果心会受伤,那我也不要了,我实在太不适合当人类。那家伙应该也是。”这段“我”的自白充满了无赖派否定自身、否定人类的消极忧郁情感,也突显了校园霸凌对青少年的心理伤害。
相对的,校园暴力牵扯到的主体是一群与黑道相关的青少年,他们沉浸在充满暴力、毒品、爱欲的黑暗的犯罪社会中,表现的是成人化的言行。
藤岛昭和家庭破碎及人生下坡的导火线源于其撞破妻子桐子的出轨,一怒之下他对二人实施了暴力报复,最后两人离婚,房子的所有权与女儿藤岛加奈子的抚养权都归女方,藤岛也因犯法而提前结束其警察生涯。然而,与有暴力倾向的藤岛相比,桐子就真的对加奈子倾注了充分的关注吗?加奈子失踪,桐子无措地求助前夫,两人的对话中明显表明与加奈子共同生活的桐子对女儿的生活竟是一无所知。在以“我”的主观视角叙事的片段里看到加奈子用平淡的口气说“爸爸失踪中,妈妈恋爱中”,可见夫妻两人对家的漠然早已成型,而加奈子也对他们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熟视无睹。亲情的缺失是导致加奈子人性堕落的根本原因。
影片并没有详细地交待常被欺凌的绪方和加奈子的关系,但从合照中的亲密、绪方葬礼上的吻以及加奈子向“我”诉说绪方时眼眶含泪的片段上看,绪方与加奈子至少是一种心灵上唯一的可以互相取暖的关系。绪方的死激起让加奈子对人生彻底失去了希望,为了复仇她故意接近间接逼死绪方的黑道石丸组成员松永,用其逼死绪方的同样方式欺骗、残害了许多同龄女生只为得到可以威胁石丸组的证据。在复仇的过程中,她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参入那趟堕落的浑水,甚至不惜牺牲其他无辜的女孩。然而,泥潭只会让人越陷越深,正如加奈子自己所言“我陷入的坑太深了,一直一直不断的陷落”,我们无从得知加奈子是一直单纯地在坚守复仇,尽管方式是极端的错误的,还是不知不觉接纳并融入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其麻木空洞的心,最终成为了所有记忆体口中的躯壳和恶魔。
如果加奈子拥有一个健全的充满爱意的家庭、如果不是因为绪方是加奈子在其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唯一能够给予其温暖的存在,那么绪方的死又怎么会让加奈子宁可踏入万劫不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