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猫片# 等待
我说,巩俐是奔着拿奖拍《归来》的,她的演技真的值回票价了。 最深的爱恋,应该是虐恋,而比虐恋更深的是不曾表露而深藏于心的虐恋。就像巩俐在5号等不来她想见的陆焉识,默默无声看着火车最后一个乘客走出,车站的工作人员缓缓地把闸门关上。就像陈道明无法挽回冯婉瑜的记忆,看着她对陆焉识的深爱,以及对自己的陌生,甚至是有时候的厌恶。真心酸。 明明相爱却又无法相爱,这就是让人流泪的地方吧。我的泪点比较低,巩俐在车站大喊焉识快跑的时候我哭了,陈道的时候我哭了,念信的时候我也哭了。 有人说,这是文革版的初恋五十次,我觉得这样说大概是肤浅了。其中的虐心岂是一部浪漫爱情轻喜剧可以比拟?陈道明作出的每一个努力,相片、制作相逢、钢琴、读信……每一次我都希望,冯婉瑜能够想起来,真的是被抓住了自己的心。陈道明说,我不去念信了,再念我就真成了念信的同志了,说完,双手捂住自己的脸。其中的挣扎与痛苦这个轻轻的动作也承载不了。 房子里有一个大窗户,窗户透着发散的阳光,常常有一壶水在灶上煮着,杯子里的水在冒着热烟。邻居家的阿姨提着菜篮出门,遇到冯婉瑜,叫了一声冯老师好。楼下的亭子里有人在耍太极,还数着节拍,一二一。过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不久之后又铺满了白色的雪。一部电影能够让人落泪,必然是有让人无法逃离的陷入了电影的情景的真实,这种真实除了故事的震撼,便是细节。尽管,这样片段性的失忆是一个很硬伤的点,但是这些细节让这处硬伤变得没有那么重了。 比起原著,这部电影还是暖化了不少,丹丹是一个重要的改编。 小说里,陆焉识的三个子女要比丹丹冷漠无情得多,我以为现实比小说还要冷漠无情。曾经根正苗红,分清界限的丹丹到最后喊了一声爸,坦白自己曾经的罪过的丹丹,这样的转折电影省略了很多,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也算是一个小硬伤吧。毕竟,人性的回归从来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丹丹会继续记恨她的父亲,恨他毁了自己的前程,恨他害了自己的母亲,还让母亲恨自己。 丹丹跟陈道明坦白的时候,陈道明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哦,我知道,邓指告诉我了。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我知道”,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曾经的气和恨,或者无奈,甚至是体谅。 关于陆焉识,电影省略了太多,只是如果这一部《归来》把陆焉识更多的事情拍出来,只怕就过不了审查那一关,命运就如同当年的《活着》。《归来》只用了《陆犯焉识》的最后三十页就有这样震撼人心,可见在敏感的题材下,轻轻的一动,那就可以是一个人生和一个世界了。 我之所以泪点这么低,也是因为我读过了小说,我知道陈道明不仅仅是冯婉瑜的丈夫,也是更多,无法用标签来定义的人。 最让我惊艳的是电影的结局:在一个雪夜,一样是5号,5号要去接焉识。陈道明早早准备了人力单车,去到冯婉瑜的楼下,接她。两个人在火车站,张望着到站的人,不久,火车站的闸门又缓缓地关上。最后的镜头就定格在这里,两个人都在等待。一个等待记忆要归来的人,一个等待要从记忆里归来的人。 从个体去放射时代和历史的伤痛,愈是平凡和沉默,就越是沉重,无法言说与报复。风来了,很遗憾,曾经的泪痕、挣扎、恐惧并不会就随风飘散,所有的伤痛都沉淀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家庭。冯婉瑜说,焉识不用被枪毙了,你不能再这样了。方师傅的妻子说,我们孤儿寡母,我们容易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