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致三线那些逝去的青春
电影《闯入者》俏皮一点,同样可以命名为:复仇者,举报者,老人与孩。这些题目,无论从剧情出发,还是定义人物关系,都能够概括局部。电影探讨了老年危机,当代家庭伦理,同性恋,良知与忏悔,失落的工人阶层等众多话题,但从主人公老邓这一角色出发,电影叫做“致三线那些逝去的青春”更为妥帖。 自《青红》开始,王小帅导演在《我11岁》,《闯入者》等几部电影里,重现“三线建设”这个已经被大众遗忘的群体和角落。王小帅的“三线情结”里有作为三线子弟和工人奉献的骄傲,也有在当下市场大潮中衰败和落后的惭愧,更有对于当年无私奉献今天被遗忘的抱怨。 片中的老邓,就曾经是一名从北京来到三线参加建设的工人。文革后,老邓通过和同事竞争,取得回京名额,全家搬回北京。所谓的“竞争”就是写信举报,揭发对方在文革里的黑材料。这种告密行为,在文革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导致了中国人关系的极端紧张,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朋友陌路等等。甚至今天,告密行为也会累及一个人被公众舆论迅速吞没,参考老毕饭桌录像事件。老邓告密的结果,让自己全家回到了北京,同时也把同事一家永远地留在了贵州的大山里。 故事开头,貌似小偷身份的男孩,总是出现陌生人家中,俨然主人般洗澡,吃饭,看电视,然后开水浇花,乱翻东西,搞得一团糟。当男孩总是巧合地出现在老邓身边,危险一步步来临。而老邓在不断袭来的骚扰电话里忏悔和认错,对男孩的收留让自己免于危险。但男孩的复仇心理,让他孩子气般地把老邓所有象征幸福和美好的家庭照片全部撕掉。联系上门几家,我们也可以推测,那些人同样也是老邓的同事。 “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是电影揭开作为母亲和奶奶身份的老邓,早年不为人知的一面。要强,充满控制欲和自信的老邓,把自己当做年轻人,企图继续掌控儿子们的生活,接孙子放学,给他们做饭,照顾老人院的老母亲,充当社区保安员。同时老邓又是谨慎和胆小的,每次出门拔掉所有插销,电浴盆总怕漏电,公交车提防陌生人。这是一个老人的世界。在老母亲面前,她是撒娇地抱怨和赌气,在爱向下传递时,对儿孙又是无微不至地操心。男孩是老邓生活的闯入者,而老邓何尝不是儿子们生活的闯入者。 扮演老邓的演员吕中,曾经成功地塑造了慈禧:一个权谋,威严又衰老的老太太。这次的老邓,同样也有这种不服老的性格特质。同时,吕中作为人艺演员,曾经在话剧《小井胡同》里扮演了一个在政治运动里冲锋陷阵的角色:小媳妇。而电影《闯入者》的老邓,就是小媳妇老去的样子。 影片自开始就多次切入三线的空镜头:红色的砖楼,门窗破败,空无一人,萧条,老旧。这些空镜头多次无端乱入,像故事里的男孩一样,都是来自贵州三线的符号。死去的老伴儿,出现在饭桌上,既是老邓的主观视点,又是空巢老人内心世界的真实。老邓和男孩路边休息,老邓和男孩同床,梦境,男孩举起刀,这个段落暧昧多义,真实与梦境连接在一起。老邓几次路过老年合唱团,里面飘来当年热血青春的歌声,但老邓始终没有勇气走进去。那个世界,埋葬了她的青春,也隐藏她犯下的错误。 片尾,老邓明白男孩的真相,卫生巾中止了报警(告密)电话。当警车出现,老邓跑去通知男孩,人性复苏,救赎的手伸出。男孩坠落,看似门窗失修的意外,门窗撑不住男孩的身体,也是三线撑不住外界现实的压力。 定格的画面,是一堵墙,从窗口可以看到外面的厂区,更远处,是远山。这里曾经有一代人的青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