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引力与故事的失重
午夜22:10的优惠场,239人的放映厅几乎全部坐满了,这大概得益于《地心引力》在烂番茄上的高新鲜度,以及IMDb上的高评分。上一次看到这样的观影盛况还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公映。不同的只是,那一次我是在三里屯,而这一次换在了中关村。那一次,也是冬天,我看完了首映,在午夜一个人朝地铁站走,心里一直想象着那秦淮河上的一群女人究竟会怎样,我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影片,张艺谋并没有让人失望——当然,事实早已证明,我的这种感觉跟大多数观众完全不同。 而这一次,还是一个冬天的夜里,看完影片我一样无话可说,总觉得有些虚空,有些无味。散场时一对情侣从身旁经过,女生说:“这片子即便不抱希望来看,恐怕也不会感觉太好。这结尾太心灵鸡汤了。打四分吧。”我当时觉得,这句话说得蛮好。 《地心引力》是一部科幻片么?我觉得恐怕不是。虽然今天的科幻作品(小说/影视)早已不以想象新事物为特征,而只是描述某种新技术/理论的应用模样,但即便如此,《地心引力》似乎仍然难以成为科幻片。它所实践的理论和技术都已太陈旧(当然是相对于实验室来说的)。有个网友说这是一部“科幻现实片”,我觉得这个命名算是准确——虽然它似乎是个病句。 观看科幻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吹毛求疵,这是对科幻影片的责难,也是对影片创作者的褒奖。然而,《地心引力》却一点儿没有激起我想要对其吹毛求疵的兴趣。当然,这很可能是因为它在视觉效果和技术细节上做的已经很精致了:清晰可见的铆钉、绳子的漂浮摇摆……眩晕感、压迫感……一切感官上的不适宜都是拜这些精致和准确的视觉效果所赐。 只是,除了这些感官的享受和忍受之外,这一切的精准似乎是更像让人把这影片当做是一部有关太空力学的科教片——当然,这说法听起来显得又傻又无知。可是,这些精致除了让人惊讶和感叹一番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是的,也许只是这些应经够了。 长镜头是最大也是最先的亮点。脱离了大地的束缚以后,阿方索·卡隆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优点和癖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可以前后左右地拍,还可以头上脚下地拍,真正地全方位立体拍摄。这些长镜头无疑让人惊叹,那些眩晕的感觉也正是由它们带来的。只是,这些太空长镜头比那些经典的长镜头又多了些什么呢?这除了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太空科学教育片,还是一部摄影教学片嘛? 当然,不只是这些!虽然这些精致细节造就的视觉体验让人惊叹,但并不过分让人欣喜。阿方索·卡隆在细节上的精致甚至比卡梅隆《阿凡达》做的还要尽心尽力——当然,这其中有技术进步的因素。然而,《地心引力》却远没有《阿凡达》的视觉体验更加让人触目惊心。这大概是因为太空实在是太空旷了吧。 《地心引力》当然是一部关于回归和重生的影片,否者它该是多么地干瘪呀。婴儿在子宫中的样子,地心引力的召唤,努力站立并行走……一个伤心不已的母亲,一个无聊透顶的男人……这一切都在将导演精心制作的精确画面串联在一起。 然而,那个二啦吧唧的哈佛高材生竟让我以为接下来的情节将会是一部喜剧片,而克鲁尼大叔“毅然决然”的自我离去则让整个故事变得完全可以拍成默片(女主角的自言自语只是一种更容易的展现情绪的方式罢了)。更让人难忘的是那个灭火器,第一眼就让人想起了机器人瓦力的太空舞蹈…… 说到底,阿方索和卡梅隆获得了相似的成功,或者说有着同样的失败。两人在细节上的精致让人难以忘怀,甚至惊叹到只能唏嘘而无法言语;然而,两人在故事上的失败又像是在玩一个复制粘贴的游戏。 《阿凡达》所讲述的无非是一个还残存着良知的我族青年被异族公主爱上,并最终拯救了要被我族毁灭的异族的老套故事罢了。异族依然是要被拯救的客体,我族则扔占据着主体地位。卡梅隆的诸多片子大概都可以成为电影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但同样是他的诸多片子,是无法深究的。 《地心引力》所讲述的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但外强中干的特点最终同样让人在惊叹之余有点儿怪诞无味的感觉。 而所谓的中国元素,苏联炸毁自己的卫星,美国的飞船被击中,通过中国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号逃回地球……这些有关超级大国的元素,不过是增加了一点儿无趣的笑料罢了。 所谓的故事的极简主义,那大概就是见仁见智了。 说到底,太空看上去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的空间,但实际上它却更像是一个封闭空间。我有时候以为,思考太空故事,不妨试着与室内情景剧做参照或对比。当然,这只是乱语。 总之,如果不事先抱期望的话,《地心引力》的观感大概还不错。仅此而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