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人性、难言的真相
首先给本片的剧本点个赞,故事非常好。其实电影的剧情并不算新鲜,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罗生门式叙事”,用回忆的方式多条线索平行叙事。而故事内容可以参考当年丹泽尔·华盛顿和梅格·瑞恩主演的《生死豪情》,我国的《集结号》其实有点这个意思,但偏差的比较大。故事讲述抗战时期,一个连护送一名受伤的首长突围遭遇埋伏,失败,首长被杀,全连几乎全军覆没。多年之后,首长遗体被发现,头颅上的子弹头显示是在很近的距离内被射杀,与当年证词“被流弹击中”不符,从而展开调查,当年现场健在的还剩四个人,每个人说的故事都不一样...... 当年黑泽明改编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绝对是神作,的戏剧冲突是由它独特的叙事形式与结构来产生的。冲突存在于四个不同叙事层次之间,即通过四个不同的叙事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来实现影片的戏剧冲突。电影不同叙事层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个叙事层次不是对叙事的补充,而是为影片叙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这种模式被后世用了无数遍,连张艺谋的《英雄》也是如此,这类故事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真相到底是什么?”,几个叙述者可能有一个说的是真话,也可能全部说的是假话,这个梗将牢牢吸引住观众。 但这种剧本不好写,首先要保持每个人口中故事的独立性,而且要严丝合缝,不要让观众提前知道真相,或者能猜出来某个人物在说谎。其次就是需要大量的推理,因为没有额外的目击者,调查者需要从叙述者的故事片段中拼出当时的情景,并寻找蛛丝马迹来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最后,叙述者虽然各自的故事都不一样,但出发点都必须相同,就像《罗生门》中,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编造谎言,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然也可以全部指向另一个地方。这就是这类故事不好写的地方,《近距离击杀》中四个叙述者,他们的角色设定是这样的: A:连长,战斗英雄,气场强大,不苟言笑,典型的军人,全部弟兄为保护首长几乎全部死亡,跟首长有矛盾,发生过争执,说出“你只是个任务”的台词。 B:枪手,铁汉,话语不多,整天阴着脸,性格火爆,不合群,因此发现了不少秘密,说出“打仗反正都是死,不是我死就是他死”的台词。 C:担架兵,前伪军,离首长最近的人,胆子很小,奉行保命要紧,说出了“一盘棋要保一个将,但小兵也想活”的台词。 D:列兵,整天笑呵呵,时刻在连长身边,察觉了连长与首长之间的矛盾,说出“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的台词。 还有调查者,军校毕业生,没上战场,纸上谈兵高手,但很多打仗常识还是会弄错。 这就是本片的主要人物,围绕着“到底是谁杀了他”的故事。故事结局我不剧透,因为这种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真相,一旦提前知道真相,再看兴趣就会大大减少,因为你会发现电影的推理过程还是非常精彩的,误导性很强,编剧一定是70年代本格推理电影的粉丝,虽然没有当年很多悬疑故事好看,推理层面也比较弱,但对真相的挖掘、对细节的把握,包括信号弹、手枪、子弹、枪声等细节的挖掘,起码在国产电影里还是非常精彩。 《近距离击杀》不算一部单纯的战争片,虽然有战争场面但仅限于回忆和叙述者,而是一出悬疑片,电影对人物刻画的笔墨很重,从台词、回忆中深刻挖掘了每个的角色的个性,这一点在悬疑片中是必须掌握的,起初担心国内拍这种电影有的主旋律,各个角色的高大全形象都占满了,但实际上本片跟主旋律没有任何关系,战争时期的故事让本片几乎不带意识形态,而是刻画了战争的残酷,泥泞的画面,脏乱的战场,破烂、疲惫的军人,以及在人物之中,上级任务与生存欲望、战友之情之间的博弈,描写的非常真实,不像当年样板戏那样将八路军刻画成不怕死的铁汉。本片中,每个人都是小人物,都有各自的心思,有血有肉的形象,结合本片这种在国产电影中少见的故事类型,这就是本片的长处。别被那些脑残抗日神剧遮盖了双眼,本片真的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类型。 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剪辑,有几处让人很出戏,衔接不算太好,其余还好。演员方面,董勇、巫刚两位实力派没的说,演技真心赞,其余几位主演虽然不出名,但无论从形象还是表演上都非常出彩,反倒饰演调查者的那位比起几位主要人物相形见绌,意外的是在里面发现了当年央视《水浒传》中李逵的扮演者赵小锐,客串了一个角色,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