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凤凰台
凤凰台海报封面图

凤凰台

Sweet World
剧情
2014-11-04中国大陆上映 / 90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7.4评分人数<200
简介

来自偏远山区的女孩杜晓娟,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了大城市拼搏奋斗,梦想着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地。然而,父亲的突然病逝,却改变了她人生的前进方向。她的父亲是春雨村党支部书记,四十年来,深受村民们信任和敬重。然而,这一年冬,他号召全村倾力种植的药材,因为订购方涉嫌诈骗被查处而导致无人收购而面临功亏一篑。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老支书急火攻心而心脏病发,溘然撒手而去。葬礼之后,面对身处极端困局的村民们,杜晓娟决定替父亲解决遗留的问题。环顾村庄的四周,杜晓娟突然发现,家乡的面貌竟然是那么凋零,年轻人都四散去了远方,留守的都是老幼病残,每家每户都过着妻离子散、老幼苦守的生活。记忆中,儿时的田园牧歌的生活,早已不复存在,城市化的铁蹄正横扫千山万水,留在心底的,只剩下那一抹不敢触摸的乡愁。杜晓娟使尽浑身解术,历经许多波折,终于,把深陷困境中的乡亲们解救了出来。父亲的五七忌日,乡亲们都来了,看着他们苍老的面容和感激的眼神,杜晓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需要的责任和骄傲。但是,自己在大城市苦苦打拼的成绩,就都放弃了吗?故乡,这么破败,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她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除夕夜,老会计钟伯将全村的留守妇女和老幼病残召集到了小学校教室吃年夜饭,老老少少,每个人都满怀心事,几杯酒下肚,老人们皆一声长叹,女人们都落下眼泪,孩子们便吵着要给远方的爸爸打电话。杜晓娟深受感染,她端起酒杯,郑重告诉大家,她决定留下来,她要把所有在外打工的青壮男女叫回来,她要和大家一起携手创业,把失去的田园牧歌和全家团圆的美好生活,统统找回来。九年后,2013年,春雨村真的变了,有田园牧歌,也有全家团圆,有青山绿水,更有现代产业。可是,一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突如其来,药材基地面临灭顶之灾,杜晓娟能够带领乡亲们绝地求生吗?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长评
avatar
回望故乡情难了却《凤凰台》因其题材的缘故,注定不会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在以商业为主的华语电影市场上,像是这种农村题材作品几乎属于活化石,但片子质量还是OK的。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作为一部展现个人事迹的电影,不像其余主旋律歌颂电影那样,拍成样板戏,《卒迹》是一部拥有扎实的故事基础,鲜明的人物刻画,情节处理得到的电影,是这个题材之内,电影发挥的最大限度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在我看来电影与主旋律电影非常不一样,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实际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电影中通常带有那种很鲜明的红色印记,借助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故事或事件来烘托当时的时代主题。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几乎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开始,作为我国电影几乎与生俱来的一个特色品种,宣传是其主要目的,电影发展至今无外乎几种模板,其一便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历史电影,如《建国大业》、《大决战》;其二便是题材虚构而成分主流的教育类型电影,如《地雷战》、《鸡毛信》;其三便是传记类型,如《焦裕禄》、《孔繁森》。《卒迹》大可归为后一种,但不同之处在于人物。 《凤凰台》让我想起了上半年看过的《卒迹》,与之不同的是后者在于记录某个人的特定事迹,属于个案,就像孔繁森、焦裕禄那样,他们的事迹后人无法复制。而《凤凰台》则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描写某个人物,而突出一种现象和精神。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白领女性杜小娟,放弃城市中的生活回到故乡打拼,最终成功的故事。所以说,所以这就是《凤凰台》与主旋律电影不一样的地方,《电影中并没有将杜小娟当做典型人物进行样板戏般的演绎,而是通过她代表了一种现象,她并不出众,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不是没有,电影选择这样一个角色,有代表性的讲述了一个返乡的故事。从城市白领到农村支书,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也不问地域,电影从这个形象上就比较“歪”的角色身上入手,通过电影艺术手法,从故事本源上入手,讲述杜小娟的打拼故事,如何代替父亲完成事业,并且时间跨度很达10年,以小人物来衬托历史背景。这种方式在西方传记片中很常见,比如《果岭争雄》、《十月的天空》这样的片子,虽然在一部讲述农村题材的电影中难免会被打上主旋律的标签,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本片算是一部励志电影。 话又说回来,本片跟乔·约翰斯顿执导的励志电影《十月的天空》很像,都是有关一个小人物的梦想,一个城市白领女性,有着自己在城市中打拼最终功成名就的梦想,但为了完成父业回到农村,从侧面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由于电影并不是以真实人物事迹而改编,所以在故事方面无法做到水到渠成,电影选取了大量城市化与农村之间的冲突来推进整个故事。片中以杜小娟的作为为主线,进而描写了亲情、爱情、当年历史大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她的影响。从在一个逆境重重的环境之中,一个怀梦少女坎坷经历,从紧张忙碌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回到故乡,作为女性的身份难以服众,到寻找外出打工族的子女、成功销售积压的药材天麻、进而担任乡村破旧学校的教师,避免了学校被拆除的危险。影囊括了多种因素,条线索围绕着一条主线,其中杜小娟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和与自己男友的关系是片中的着力点之一,比如男友与她的恋情关系,从不满她不辞而别,到无法理解杜小娟留在农村的想法而与之分手,再到因一次捐助事件偶然相遇,两人关系与身份的扭转代表了整个片子基调,电影最后两人并没有复合,而是男友有感于杜小娟的精神,带着自己的梦想重新奋斗。 电影也并非是歌颂事迹,而是从头到尾都在抛出一个问题,人们都去大城市奋斗了,谁来为农村奋斗,电而从杜小娟这个角色的身上看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之间的差异,故事中留守儿童、落后的农村经济与开场高楼林立成为鲜明的对比,在电影中角色身上展现的疑惑、迷茫,到不服输的奋斗,以及成功之后的自我独白,中国农村前方之路在哪里?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我国的现状。 《凤凰台》的导演是曾经执导过《幸存日》和《云下的日子》的闫然。在“爆米花”电影“一边倒”的商业电影时代,能静心做农村题材的导演屈指可数。这位擅长讲故事,因此能将这个题材的故事做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尽管美中不足的地方有那么几处,比如人物情感刻画不足,叙事有些流水账,但瑕不掩瑜,本片不要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不是去歌颂某人和某个事迹,只要我们去见证小人物也有动人之处,去探讨中国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坎坷之路。
comment0
avatar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前段时间央视播出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我写过一篇关于《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复兴的标准模版》的评论,里面提到“乡村现代化靠的是人的构建。这里的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走出去又走回来的人,一部分是从城市溜到农村去的人。唯有新的思想新的血液注入到这本身拥有无穷财富的土壤中,才能激活乡村。” 《马向阳下乡记》中吴秀波饰演的城市大男孩不得已下放到农村当书记属于后者,《凤凰台》中小娟回家扩土开疆则属于前者。 2012年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270万个,这意味着“每天消失300个村庄”。《凤凰台》中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春雨村现在有100多户人家,400多村民,其中常驻居民只有100多人,尽是老弱妇孺。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公共品供给问题、技术改革发展规划、文化传承问题等现下中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在春雨村都有体现。城市化的铁蹄飞驰与跟不上时代农村迅速消亡形成鲜明对比。 《凤凰台》以贵州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为背景,从“家”的概念着手,展现了春雨村农民如何自建新农村,如何提高家庭收入,把为钱四处奔波劳苦的中壮年留在故乡。我在异地工作心里常常想着鲁迅《故乡》中那句“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曾精确计算过一年乃至一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那么少。曾几何时也动过回家的念头,却因为自己工作的追求与故乡环境没有结合点而放弃。网络上很多人对比过两个农村年轻人分别在城市和农村三十年生活的幸福指数,明显农村高很多,但大家依旧选择留在了城市。 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曾提到理想的农村是“乡村现代化了,人又多了起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人的问题都是根本问题。现在城市人员的过度冗余与农村人口的绝对匮乏非常严重。个人认为,农村人出外打工分为两类,一类是读书读出去,必须在城市里才能从事相关专业;一类是为了钱出外务工,生活相对艰苦很多。想要读书人放弃城市工作理想回农村,需要有一定的契机;为钱出外务工的农民,只要农村可以提供较好的经济收入,大家都不愿意过妻离子散不得团圆的生活。 影片《凤凰台》从人的角度出发,整部影片固然是在讲农村现代化,其实也是在讲人的流动。影片中人的流动有三个阶段:先是从农村读书出来的研究生娟子因为父亲去世回到农村,为了实现身为村书记的父亲遗愿不得不留在农村,成为改革领导人;再是娟子吸引了城市的人和知识来到农村,为农村发展注入科学发展的动力;最后用钱与美好的发展前景召唤原本属于这片土地四处奔波的老农民们,成为农村改革的根基人群。影片的结构又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娟子观念里因为自己终究要回城市,后部分是思路的转变,她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属于故乡,自己的未来在这块土地上,愿意并奋斗在这里。 无论是农村人进城务工,还是异地工作,现在的人们缺乏归属感。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气看似无用,其实是我们生命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内心安慰的根基。《凤凰台》采用线性的方式,通过展现春雨村的变革,农村人们的命运,提出这一点儿。数百年的老村落渐渐消亡是优胜略汰大势所趋,对我们来讲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文明的遗失。明明可以维系并发展其生命的,何必令它沦为死去的历史。保证未来高速发展而不脱轨的,恰是这些沉甸甸的传承宝藏。
comment0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