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海报封面图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River Road
剧情 / 家庭
2015-10-23中国大陆上映 / 103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8.6评分人数<200
简介

阿迪克尔和巴特尔是一对兄弟,哥哥巴特尔出生一年后,阿迪克尔出生了,因为忙不过来,父母只得将哥哥送去爷爷家抚养。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与爷爷商量决定送兄弟二人去同一所学校上学,藉此建立手足情谊,可他们却从不说话。爷爷去世了,暑假来了,其他孩子都被接回家,父亲却没有出现。阿迪克尔决定和巴特尔一起上路,寻找在草原上的家。他说父亲曾教过,放牧时如果迷路,一定要顺着河流走,只有在有水的地方水草才会茂盛,牧民的家一定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人骑着骆驼上路了,一路历经奇特的风景,也屡屡陷入困境和冲突之中。这趟路途,和他们记忆中的已完全不同。在未知的旅程里,兄弟间的心结是否可以解开。他们的家还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吗。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绘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这是蒙古族诗人席慕容关于乡愁的一首诗。大草原在她的心中,是水草丰茂的地方。但如果她现在再回到大草原,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取了一个水气氤氲的名字,甚至英文名就叫“River Road”,而镜头下却却是一片又一片广袤的荒漠,那是退化的草原。 故事很简单:一对兄弟,哥哥巴特尔和弟弟阿迪克尔。因为忙不过来,父母只得将哥哥送去生活在小镇上的爷爷家抚养,兄弟二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但都觉得父母偏心对方,相互不说话,哥哥更是不理睬弟弟……爷爷去世了,暑假来了,兄弟一起上路,寻找远离小镇的、位于水草丰茂处的父母家…… 小孩子寻找父母,是影片的第一层主题:亲情。他们开启公路之旅时,各有各的心思,弟弟想带哥哥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而哥哥一直觉得父母偏心,心怀怨恨,但是为了把爷爷奶奶的遗照带回草原,还是和弟弟一起上路。儿童的敏感和骄傲,使他一直抗拒弟弟的示好,直到意识到伤害了弟弟才流露出后悔。“度尽劫波”之后,才从和弟弟的对话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小孩子最是爱憎分明,对待父母也不例外。而观众作为旁观者却可以看出是什么造成了亲子关系的隔阂,是生存。父母为了生存,要在草原放牧,而孩子要在镇上读书,路途遥远,寒暑假才能相见,再深层的爱也会生疏。岂止游牧民族如此。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都是这样,家庭成员之间亲情淡漠。影片里,两个小孩寻亲的身影在大远景中显得孤独、无奈,让人反思每个普通家庭所面对的恶劣生存环境。 游牧民族寻找水草丰茂的地方,是影片的第二层主题:环保。父母放牧的草原之所以远离小镇,是因为小镇附近的草原已经荒漠化。爷爷见证过这里从草原到沙漠的过程,到了地底下再也打不出来井水的时候,爷爷不久也去世了。草原就像这位老人,老了、死了。爷爷骑着白马眺望远方时,心中想的,一定是曾经水草丰茂的家原。 孩子们一路寻找家园,经过一处处废弃的民居,空空荡荡,破败凋敝,人们都是因为荒漠化而离开了家。甚至在有一个地方的沙堆上,还停放着一只小船,它一定见证过这里曾经水草丰茂的家园。 影片呈现了孩子们一路上看到的景观,越是远离小镇,才越是渐渐有了植被,对以破坏草原为代价的城镇建设的批判显而易见。这种批判处理得最好的是结尾。当观众都看到面前一片碧绿、水波粼粼的时候,以为孩子们马上就要和父母拥抱在碧水蓝天下了。但是孩子们继续前行,看到的却是人们因为淘金,把河流搞的乌烟瘴气,这些淘金人中,有孩子们的父亲。 在这之前,孩子们路过一处寺庙,寺庙因为缺水也马上要搬走。老喇嘛告诉哥哥,草原就像父亲,河流就像母亲,我们要感恩父母。老喇嘛还告诉弟弟,他的父亲坚持在草原放牧,让人尊敬。而孩子们回家看到的是:草原被父亲放弃,河流上建起工厂。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会有怎样的变化?像父母亲一样的草原河流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影片没有交代,只留给观众父子三人的背影,消融在被钢筋铁骨所割碎的草原。象征河流的得重病的母亲,影片并没有交待她的命运,或许是去世了吧。 因为影片是从小孩的视角来表现,没有那么尖锐的批判性。但就从这一处处荒漠和草原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深藏其中的慨叹。 片头的层层壁画剥落,和影片中哥哥发现古代壁画等镜头表现的,是影片的第三层主题:文化传承。影片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甘肃张掖的裕固族,古老的回鹘人的后代,世代逐水草而居。影片中,他们游牧的习俗被现代文明改变,他们先辈的壁画留在被废弃的家园里,作为一种文明,它无形的习俗和有形的艺术品都渐渐被抛弃了,它的命运便只能是消亡。裕固族信奉黄教,而影片中的寺庙要搬离这个地方,迁往城里,连宗教也因为缺水而不再庇护这片土地,连宗教也要生活在城里,这其中的讽刺和失落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导演借老喇嘛之口,点出影片中父母亲对草原河流的象征含义,还借老喇嘛诵读了《父母恩重经变相》,表达了自己的期望 :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不管是曾经的大自然,还是曾经的文明,都希望他们生养的“子女”有归来的一天。在春风中,骑着白马归来。 白马和骆驼在影片中也极具象征意义,白马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中是灵魂的象征,在影片中,是爷爷的坐骑,和爷爷一起象征了逝去的草原和遗落的回鹘文明,这两者可看作是裕固族的民族魂。白马又在小孩的梦境中出现,梦醒之后,小孩们由沙漠走向绿洲。骆驼是影片中的孩子们对抗茫茫沙漠的工具,带领他们找到回家的路。白马和骆驼,一个作为精神力量的象征,一个作为实际行动的支撑,将孩子带回家园。但即使它们这么有力量,也无法阻挡水草丰茂的地方渐渐消逝,他们的对手太强大。 当然,每一个古老文明都有消亡的时候,只是,那些亲身见证自己民族的文明走向消亡的人们,他们会是怎样的孤独、无奈,就像影片中的这两个小孩。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comment11
avatar
甘做《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自来水”那天看了一部文艺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很喜欢。在商业片横扫天下的背景下,能够在电影院看到文艺片,已是不易;能够看到这么诚心诚意的文艺片,更是难得。 影片把自然环境的撕裂感、历史的文化的撕裂感、人内心的撕裂感都表现得很好。工业革命开始了,经济发展了,但我们在钢筋水泥之间走丢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乡了。 都说“吾心安处是吾乡”,但“恐依门庭望,‘归来已太迟’”,心安究竟何处寻,这是值得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片里的背景音乐,我也特别喜欢,跟之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河西走廊》里面的背景音乐很像,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创作者。感觉很贴合丝绸之路从文化气息浓厚、经济贸易繁荣的历史感。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李睿珺,此前我还看过李睿珺导演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同样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山西有贾樟柯,甘肃有李睿珺,我且妄想着,如果每个地方出来的导演都能够把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的故事用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电影界一定会是更多元、更灿烂的局面。同时,对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48
首周票房(万)
82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