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音邂逅鼓浪屿:电影《旦后》首映礼圆满举行
10月24日,由幕光(厦门)影业有限公司、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福建嗨皮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新疆爱森电影制片公司、银都机构(广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首部南音题材院线电影《旦后》在厦门万象城进行了全国公映首映礼。首映礼现场,导演沈少河、原著作者及编剧黄宁、制片人蔡伟平以及演员明俊臣、王学庭、赵中华等《旦后》主创人员齐齐亮相,首映现场星光璀璨。
作为2020“电影好时光”暨第二届中国厦门鼓浪屿电影主题日系列活动中的压轴大戏,《旦后》首映礼活动现场节目精彩不断,文化韵味十足,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多重感官的盛宴。
承载历史底蕴,彰显侨乡文化
作为新生代新锐导演,此次首映礼营造的氛围,与电影《旦后》深厚的文化主题相契合,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之所以选择夜游鼓浪屿,作为导演的沈少河也有着自己的考量。“鼓浪屿足够代表厦门,承载着《旦后》影片中讲述的厦门情怀以及侨乡文化,这种契合,没有比厦门鼓浪屿更适合的地方了。”
据了解,电影《旦后》主要讲述上世纪50年代女主角林波儿随养母到香港艰难营生,在清贫的生活中依旧坚持传承南音,最终在侨胞的帮助下出演“厦语片”一举成名的传奇故事。
作为一部有着“厦门血统”的电影,《旦后》影片的故事原型、人物原型、导演、演员、取景地等,很多都源自厦门本土,彰显出浓浓的厦门元素。
对《旦后》而言,鼓浪屿是故事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在福建各级政府、厦门广电等多方的大力支持,将《旦后》首映礼作为2020“电影好时光”暨第二届中国厦门鼓浪屿电影主题日系列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带给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
在首映礼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对现场冲着电影《旦后》而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而言,他们本就对《旦后》首部南音题材院线电影充满期待,再加上首映礼后的环鼓浪屿夜游,这满满的仪式感带给观众超乎想象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他们的心情和感受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福建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不仅出洋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并且遍布在世界各地,侨乡文化盛行。《旦后》便是对侨乡文化最好的诠释,虽然身处世界各地,但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他们不仅为当地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更情系祖国,爱国爱乡。这种难能可贵的侨乡文化因《旦后》而活跃在荧幕上,引发侨胞共鸣,也被观众们所熟知。
而当下,《旦后》的上映,恰逢其时。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时强调:“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借由电影《旦后》的上映,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侨乡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创新活动形式,展现影片魅力
在首映礼现场,观众不仅第一时间感受到电影《旦后》的独特魅力,更能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在潜移默化间加深对电影的理解。
据导演沈少河介绍,为还原真实情景,电影在鹭江道、鼓浪屿及和平码头取景拍摄,不但呈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景象,亦还原了鼓浪屿老码头曾经的模样,更将闽南红砖厝等古早味建筑融入其中。
在电影《旦后》中,厦门的自然景观、人文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在首映礼现场播放电影视频,随机暂停十次,每当暂停到一个画面,便请观众猜影片中片段属于厦门哪个场景,让观众对厦门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影迷狂欢地——主角就是你”的环节更是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观众前往鼓浪屿电影取景地打卡分享照片,最终对照片进行评比颁奖。当观众行走在影片中主演曾走过的那条道路上,欣赏着同一片风景,影片中所传达出的精神,得到了更好地理解与感悟。
在电影《旦后》首映之后,导演沈少河无疑是最激动的人。“既然选择了电影,那就从一而终吧!”电影《旦后》是沈少河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他在导演道路上迈出的这第一步,坚定而踏实。前不久,电影《旦后》刚刚荣获2020年第五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新锐影片奖,相信这是对导演沈少河的最好肯定。
自10月24日首映之后,电影《旦后》正式与全国观众见面。此时恰逢重阳节将近,《旦后》这样一部有情感有温度、有思想有深度的影片的上映,为苦恼的儿女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陪着我们长大,而我们要陪着父母慢慢变老。在重阳佳节之际,陪着父母一同走进影院,原汁原味地聆听南音之美,感受海外华侨对闽南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