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周年献礼影片《红船》“北大首映”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出发与抵达:建党百周年献礼影片《红船》“北大首映”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7月11日上午,建党百周年献礼影片《红船》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举办首映礼。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协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著名编剧龙平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北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北大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金楠、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等电影学者和党史专家,以及《红船》主创方的编剧黄亚洲、总策划郑重、制片人叶进军、导演沈东、王德庆、出品人潘新伟等出席。主创团队与专家学者在对话交流中重温党史,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起点和伟大征程。
“红船”是一条启蒙之船、理想之船、奋斗之船、革命之船和复兴之船。电影《红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船精神”为纲,艺术化地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求索。《红船》以青年毛泽东的视角和思想成长为主线,力图用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还原百年大党的历史原点,揭示共产党人基因中的红色血脉。
会议由陈旭光主持,他表示,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红船”精神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在北大。建党百年之际,电影《红船》从嘉兴南湖又回到北京大学,中国共产党百年再出发,北大影视戏剧中心也迎来了成立10周年再出发,这是多重角色、多重身份的“出发和抵达”。电影《红船》在北京大学的首映和研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金楠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指出《红船》的视角和创作做到了对“人”的回归,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体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个体的奋斗历程中的。“红船精神”和北大红楼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有责任从理论上、历史研究上做好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党史教育中,将电影传达、表现的精神与力量延续下去。
研讨会开始,郑重分享了主创方如何立足大众、做出温度和如何立足新时代、做出高度的初心和努力。《红船》以毛泽东为核心主角,还原了青年毛泽东的挫折、失败和觉醒,力求与年轻人形成共情和共鸣。同时,影片立足红船精神和两个百年的高度,强调中国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张德祥结合近期相近题材的电影谈了《红船》在表现建党事件方面的创新。《红船》没有把13位代表全都详细表现,而是聚焦毛泽东,以单个人物介入整体事件的表达,独到地传达出毛泽东的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今后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胡智锋总结了《红船》的四个着眼和四个体现:首先是着眼于青年领袖毛泽东,富有想象力的塑造一大前后的毛泽东形象,在同类电影中独树一帜。第二是着眼于成长,回望了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中的挫败、困顿等动人点,具有强烈的励志感。第三是着眼于诗意的表达,使影片在纪实再现的基础上提升了诗意的格调和境界。第四是着眼于今天的价值,两个一百年交汇思考赋予了回望历史、珍惜当下的强大精神诉求。
张卫总结了电影《红船》的四个特点:一是客观真实,对于有历史争议的人物也能够客观的表现。二是宏观地表现了思想纷杂的历史状况下寻找道路的历史过程,解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三是谍战类型波澜起伏,会议的线索和抓捕的线索交织,赋予了观众谍战片的愉悦,文戏武戏生动激烈,将思想探讨融汇在动作之中。四是个性鲜明表演生动,塑造出平凡而又激情的革命者形象。
龙平平提到,讲建党不能离开北大,北大是党的源头,《红船》的确把红楼和红船的关系讲清楚了,并且形象化的展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起《觉醒年代》,《红船》在建党精神的挖掘上更深入,并且补充了新发现的史料,在制作方面做了很多年轻化的尝试,对青年人有激励作用。
赵卫防肯定了影片以毛泽东为视点、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成长过程中的彷徨、痛苦和挣扎的重要意义,这种以人带史的手法能够给观众更好的代入感。影片突出了文艺风格,意境深远,是一种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青春化的叙事方式。影片既有浓重个人风格的书写,也有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范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王海洲认为,影片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问题和民族期待上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历史人物的表达方面,影片突出了青春感、对信仰的虔诚和面对阻碍不惜献出生命的庄重感,值得当代人学习。
陆绍阳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红船》的创新。首先是立意新,在红船精神的传达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二是人物新,以人带史,手法新颖,弥补了历史的空白点。三是样式新,综合了纪录片和剧情片两种样式,艺术创作大胆别致。
李道新称赞《红船》结合了建党精神和人文史观,有强烈的人文情怀,能够将思想高度和情感温度整合起来。影片能够将叙事与表意结合,并传达情感,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为中国主流电影甚至其他类型的电影在电影创意、观念等方面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发意义。
黄亚洲提出,编剧是一度创作,导演是二度创作,专家意见是三度创作。《红船》能够被众多专家剖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相比30年前的《开天辟地》以史带人,《红船》做到了对人物内心的聚焦和细节的把控。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历史的空白处需要大胆虚构,但一定要以敬畏历史为前提,要遵从历史的严肃性,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程美东从党史研究角度认为电影以红船精神作为主线展现早期共产党人的探索,选题具有独创性。突出了毛泽东在“红船精神”中的作用,表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中小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所起的重大作用。影片用个人情感方式描写政治人物的历史命运,还原了英雄人物作为“人”的真实质感。
陈旭光认为《红船》是一种比较好看的“成长电影”叙事类型,以毛泽东的“自知”叙事视角,贯穿着毛泽东个体成长过程中“寻找”的母题。电影整体风格有一种南方美学气质和抒情史诗式的表达,细节为王,洋溢历史的激情和诗意,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聚焦人物形象而大胆虚构,写意抒情与情节浓度张弛有度,在同题材电影中“差异性”突出。
最后,张宏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从俄国的阿芙乐战船到中国的红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电影以浓缩的形式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播过程。这部电影是从北大红楼到红船精英知识分子探求救国真理的集中表现;也是从湖南到南湖,中国大地上救国实践活动的集中呈现;是一群青年到一个政党、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表现。影片有着扎实的史学基础,是一个严肃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品,在策划、制作、投资等方面都比较成功。
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对《红船》的艺术成就表达了赞赏和敬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能够真正把“红船精神”拍出来,并且做到以人带史,用年轻化的手法吸引年轻人走进电影院,领悟前辈意志,更加爱党爱国,对于党的第二个百年征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薛精华)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评论